第16章 文史馆的铜钱与突如其来的危机

门一开,一股混合着纸张、灰尘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空间很大,一排排高大的金属档案柜整齐排列,上面贴满了分类标签。光线有些昏暗,只有几盏节能灯发出苍白的光。

这就是存放城市记忆的地方。

“镇岳寺的资料……不多……我记得……在那边……”吴老先生指着靠里的一个角落,“你们……自己看……我坐这边……歇会儿……”他说着,就在门口附近的一张旧藤椅上坐了下来,眯起了眼睛,似乎打算小憩一下。

机会来了!

我和苏婉清走到他指的那个档案柜前。柜子里果然放着一些关于本地寺庙的卷宗和旧照片。苏婉清认真地翻找着可能有建筑价值的图纸或照片。

我一边假装帮忙翻找,一边压低声音对苏婉清说:“学姐,吴爷爷上次电话里说,好像还有一批从镇岳寺遗址附近发现的杂项捐赠品,里面可能有刻着经文的小铜钱,那个会不会对研究寺庙的宗教活动更有价值?”

苏婉清抬起头,想了想:“嗯,有道理!法器或者供养钱也能反映当时的工艺和信仰特点。要不我们问问吴爷爷那些东西放在哪里?”

我心中暗喜,太好了,学姐上道!

我们走到吴老先生身边,苏婉清提高音量问:“吴爷爷,您上次提到的,那批有刻字铜钱的捐赠品,放在哪个柜子呀?我们想看看。”

吴老先生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指了指斜对面一个看起来更旧、灰尘也更厚的柜子:“好像……是那个……三排……二号柜……最下面那个抽屉……标签是……‘民俗杂项’……”

目标锁定!

我们谢过吴爷爷,走到那个二号柜前。蹲下身,拉开最下面的抽屉。里面果然堆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旧印章、破损的陶俑、几本破旧的黄历、还有一些用纸包着的小物件。

我的心怦怦直跳,小心翼翼地翻找着。苏婉清也帮我一起找。终于,在一个角落,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布满污垢的硬纸盒,上面用毛笔写着模糊的字迹:“镇岳寺遗址采集,疑似供养钱(叁枚)”。

找到了!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