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异样回响与星尘低语

琥珀囚笼内,时间仿佛凝固在一种极致的、混合着震撼、恐惧与渺茫希望的死寂之中。那来自未知领域的、短暂却意图清晰的回应,如同投入古井的巨石,在所有幸存者的意识深处激起了滔天巨浪,久久无法平息。

那组残缺的、无法理解的信息碎片——扭曲的几何图形、破碎的旋律残响、冰冷中夹杂着一丝好奇的情绪底色——反复在每一个意识体中回荡、重播,试图从中榨取出一丝一毫的意义。

“那图形…不像任何已知文明的几何体系…其拓扑结构…违背直觉…仿佛构建于完全不同的空间认知基础上…”一位专研数学与空间规则的科学家意识体充满了困惑与着迷。

“那旋律…或者说…震动模式…其频率间隔与谐波关系…与人类听觉审美乃至物理规律都…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基于纯粹数学或规则逻辑的‘噪音艺术’?”另一位意识体试图分析那声音碎片。

“而那情绪底色…”徐婉的光辉微微波动,她感受最为清晰,“…冰冷彻骨,像是经历了亿万年的绝对零度封存…但那丝‘好奇’…却又如此…鲜活…仿佛一个沉睡太久的存在,被意外惊醒了一瞬…”

这绝非简单的自动应答机制!这回应中携带的信息,无论多么残缺,都指向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独特文化特征、且可能仍保有某种形式“意识”或“智能”的源头!

他们接触到的,极有可能是一个异样文明的幸存者!一个同样被系统捕获、封存,却以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方式顽强存续下来的…邻居!

“必须再次建立联系!”林凡的“星云”从震撼中恢复,散发出前所未有的锐利光芒,“这次接触太短暂,信息太破碎。我们需要更稳定、更持久的对话通道!”

“但风险…”陈雪立刻提醒,她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对方回应及信息碎片传来的瞬间,系统扫描波曾有过一次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频率抖动,仿佛系统的某个深层监控协议被轻微触动了,“…对方的存在本身,以及任何形式的接触,都可能…惊动系统。”

“而且,如何确保下一次接触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另一位意识体提出担忧,“对方的规则结构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的‘握手’试探可能被理解为攻击,或者引来我们无法理解的…污染?”

希望与风险并存,机遇与危机交织。

“我们不能盲目。”山岳的意识波动沉稳地定下基调,“林凡,集中分析已获取的碎片信息,尝试构建对方规则特征的初步模型,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共鸣频率区间。徐婉,继续深化与静默之海的融合,你的力量可能是我们与不同规则结构沟通的唯一桥梁。陈雪,全力监控系统的一切细微反应,建立预警阈值。其他人,保持静默,加固自身。”

没有宏大的项目名称,只有清晰的分工与沉甸甸的责任。生存的本能驱使着他们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转。

接下来的时间,在一种高度专注与紧张的氛围中流逝。

林凡的“星云”全力解析着那残缺的信息碎片。伊莎碎片的光芒以一种奇特的节奏闪烁着,仿佛正在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他试图从那些扭曲的几何图形中反推其背后的空间规则假设,从那些破碎的旋律中解析其可能的情感表达逻辑或信息编码方式。过程极其艰难,如同试图用人类的语言体系去理解鲸歌或星体运行的引力波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