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穿过武安王府书房的雕花窗棂,随着暮色渐浓,渐渐褪去最后的暖意。
书生坐在楚逸辰的对面,语气有些凝重的说道:“王爷,您现在就准备对世家全面出手,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王家刚被连根拔起,魏、楚、李、孔四家必然已是惊弓之鸟,定会暗中紧盯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若是此刻贸然开设学堂,触及他们掌控读书人的根本利益,那些世家必定会不顾一切地疯狂打压。
他们手握朝堂半数职权,掌控着粮、盐、铁等命脉产业,甚至私下豢养私兵,真要发难,我们怕是会处处受制。
王爷,我们要不要先蛰伏一段时间,等风声稍缓,再徐徐图之?”
楚逸辰听后略一思索后,沉声道:“书生,你说得没错,世家现在必然戒备森严。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只要动了读书人这条根,无论早动手还是晚动手,都注定会引发他们的拼死反扑。
世家赖以存续的,无非是权力、财富和思想掌控。权力可以慢慢削夺,财富可以逐步瓦解,但思想这根刺,越早拔掉越好。
现在王家刚灭,他们虽有戒备,却还没来得及形成稳固的攻守同盟,正是破局的良机。
若是等他们抱团取暖,达成默契,日后再想动摇他们的根基,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书生闻言,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眼中的犹豫渐渐消散,缓缓点头道:“王爷所言极是,早动手晚动手,世家的反扑都在所难免。
不过属下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个策略,先开设书局,再开设学堂。”
楚逸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身体微微前倾:“哦?说说你的理由。”
“王爷,如今天下百姓想要读书,最难的便是两点:一是书价昂贵,二是好书难寻。
现在普通的书籍,一卷便要数百文,若是刻印精良的孤本、善本,则是需要一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银子以上。
这对寻常百姓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