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撕破儒家的网

他想起皇爷爷朱元璋。老朱够狠吧?杀贪官、诛勋贵,朝堂上的血都能染红金水桥,可他动得了儒家吗?动不了。他得靠这些人写史书,靠这些人教化百姓,靠这些人维护“君为臣纲”的秩序。到最后,还不是得让皇子们读儒家的书,让科举考儒家的经?

这就是现实。儒家就像一张网,早就把大明的根脉缠死了。

要么,就乖乖钻进这张网里。把“铁笔”图纸烧了,把机器拆了,在大本堂里把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跟那些士大夫称兄道弟,将来当个“循规蹈矩”的藩王,让工匠们继续在寒风里冻着,让那些能让日子变好的技艺,在“奇技淫巧”的骂声里慢慢失传。

要么,就把这张网撕破。

可撕破网,得有多大的力气?

朱允熥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父皇朱标给的,刻着个“稳”字。可他现在觉得,这“稳”字,有时候就是“窝囊”的另一种说法。

他想起刚才那个小吏,不过是个芝麻大的官,敢对着流血的工匠喊“有几个脑袋够砍”,凭什么?就凭儒家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工匠的命不值钱,觉得只要按着儒家的规矩来,再狠的话都说得出口。

这样的规矩,留着有什么用?

朱允熥转身看向那些忙碌的工匠。他们低着头,刨子在木头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响,没人敢抬头看他这个皇子。他们一辈子都在跟木头、铁器打交道,却连自己的手都护不住,连多领一斤炭火都要求爷爷告奶奶。

如果自己成了他们那样呢?如果将来的大明,工匠能抬起头,能凭着手艺活得体面,能让自己造的东西被人当成宝贝,而不是“奇技淫巧”呢?

那得先让儒家从神坛上下来。

不能再让他们垄断“知识”的定义,不能再让他们说“唯有读书高”,得让“造机器”和“读经史”一样体面,让“算学”和“论语”一样重要,让工部的工匠和翰林院的学士一样,能挺直腰杆说话。

可这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