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新局旧痕

诏狱的阴冷似乎已渗入骨髓,即便身处洒满阳光的北镇抚司值房,沈渊仍能感到那驱之不散的寒意。他换上了一袭崭新的青色锦绣服,腰佩绣春刀,身份已从阶下囚变成了北镇抚司的理刑百户——一个不高不低,却足以让他接触到核心卷宗、却也时刻处于目光焦点之下的职位。

承袭父职,光耀门楣?沈渊抚摸着冰凉的刀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沈家冤屈得雪,父亲沈炼被迫赠指挥佥事,灵位迁入忠烈祠,看似哀荣备至。可这迟来的昭雪,是用顾清风的魂飞魄散、玄素真人的舍身成仁、以及无数无名者的鲜血换来的。这身官袍穿在身上,非但不觉荣耀,反而重若千钧。

他的伤势在太医的精心调理下好了大半,但强行激发阳炎之力造成的经脉损伤,却如同瓷器上的冰裂纹,看似完好,实则脆弱不堪,武功修为大打折扣,此生恐难再回巅峰。更深处,是墨先生那精神冲击留下的隐痛,偶尔在夜深人静时,仍会如毒蛇般噬咬他的神魂。

值房窗外,校场上传来锦衣卫操练的呼喝声,整齐划一,充满了力量感。但沈渊知道,在这看似秩序井然的表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裕王、吕芳虽死,“天尊”本体虽灭,但其庞大的组织网络真的被连根拔起了吗?那些隐藏在朝堂、江湖、乃至宫闱深处的暗桩,是否真的已被彻底清除?

皇帝将他放在这个位置,与其说是信任与重用,不如说是一种更严密的监视与利用。他就像一盏被放在明处的灯,既照亮别人,也暴露自己。

“沈百户,”一名总旗推门而入,恭敬地递上一份卷宗,“这是整理好的关于已故裕王府、吕芳府邸及白云观等处清查的初步汇总,请您过目。”

沈渊接过卷宗,入手沉重。他挥退总旗,在书案后坐下,深吸一口气,翻开了第一页。

卷宗记录详实,查抄的财物清单、涉案人员的口供、往来的密信副本……琳琅满目,触目惊心。裕王与地方藩王、边镇将帅的暗中勾结;吕芳利用司礼监权柄,卖官鬻爵、构陷忠良的累累罪行;白云观中炼制“乱神香”、炮制药人的具体细节……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揭示着之前那场风波背后的黑暗与庞大。

然而,沈渊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太“干净”了。

所有线索,几乎都在裕王和吕芳这里戛然而止。关于“天尊”本体的来历、其组织的核心架构、除了已知的“香堂”、“工坊”外的其他分支、以及那“归墟”计划的最终目的……卷宗中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就是些外围成员的含糊供词,指向模糊,无法形成有效的证据链。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事后进行了精心的清理与切割,将所有可能指向更深层次的秘密,都巧妙地掩盖或转移了。

是“天尊”组织残余势力的自救?还是……朝廷内部,有人不希望某些真相被彻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