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臣,向来反对李沉舟掌控朝政,若不除之,日后必成后患。权力帮的弟子领命而去,很快,便将十几名反对大臣一一捉拿归案,天牢内,一时间人满为患。
次日清晨,京师的百姓们,便得知了皇帝遇刺、李沉舟掌控皇宫的消息。午时,张大人、李大人等大臣,被押到午门斩首,刑场上,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为这些大臣惋惜,也有人觉得他们罪有应得——毕竟,这些年,他们确实借着官职,做了不少欺压百姓的事。
处决完反对大臣后,以丞相为首的支持派大臣,纷纷涌入皇宫,跪在李沉舟面前,恭敬地说道:“王爷,如今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王爷德才兼备,又平定了宫廷之乱,恳请公子登基称帝,以安天下民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沉舟看着下方跪拜的大臣,又看了看身边的赵师容,眼里闪过一丝满意。他假意推辞了几句,便顺着大臣们的话,点了点头:“既然众卿如此恳请,朕便应允了。”
三日后,皇宫内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李沉舟穿着龙袍,戴着皇冠,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龙椅,坐下后,接受百官的跪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师容则穿着凤袍,站在李沉舟身边,接受百官的朝贺,成为了皇后。
登基大典结束后,李沉舟立刻下了一道圣旨——通缉燕狂徒。
“燕狂徒勾结乱臣,谋害先帝,罪大恶极,着全国通缉,凡能擒获燕狂徒者,赏黄金万两,封万户侯;凡包庇燕狂徒者,与燕狂徒同罪,满门抄斩!”
圣旨一出,整个京师,乃至全国,都震动了。
此时的燕狂徒,正躲在京师城外的一处破庙里,听着外面传来的通缉令,脸上没有丝毫意外,只有几分自嘲。他早就该想到,李沉舟野心勃勃,绝不会留下他这个“污点”——毕竟,他杀了皇帝,若是李沉舟留下他,便会被人诟病“弑君夺位”,唯有将他定为“乱臣”,通缉追杀,才能洗清自己的嫌疑。
“前辈,委屈你了。”一道声音从破庙门口传来,李致远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裹,还有一张地图。
燕狂徒抬眼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李沉舟登基了,也通缉我了,你现在来,是要杀我灭口吗?”
“前辈说笑了。”李致远将包裹与地图递到燕狂徒面前,“李沉舟虽下了通缉令,却也念及前辈的功劳,不愿赶尽杀绝。这包裹里,是一些银两与衣物,这张地图上,标注了一处隐秘的山谷,位于西南方向,那里人迹罕至,没人会找到你,往后,你便在那里隐居吧。”
燕狂徒看着包裹与地图,沉默了片刻,伸手接了过来。他知道,李致远这话,一半是真,一半是假——李沉舟不杀他,或许是念及他的功劳,或许是怕杀了他,会引起江湖人的不满,但更多的,是觉得他已不足为惧,隐居山谷,与死了没什么区别。
“替我谢过李沉舟。”燕狂徒将包裹背在身上,拿着地图,起身向破庙外走去。
“前辈,保重。”李致远看着他的背影,轻声说道。
燕狂徒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里。从此,江湖上再无“燕狂徒”,只有一个隐居在西南山谷里的无名老人,偶尔会望着东北方向——那是浣花剑派的方向,是他女儿萧雪鱼所在的方向。
而京师里,李沉舟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造权力帮。他下旨,将权力帮改为“锦衣卫”,不再是江湖帮派,而是直接隶属于皇帝的朝廷衙门,负责监察百官,缉捕罪犯,权力极大。
锦衣卫的成员,大多是原权力帮的弟子,他们熟悉江湖与朝堂的规则,行事狠辣,很快便在京师站稳了脚跟。百官们对锦衣卫又怕又敬,没人敢再违抗李沉舟的命令,李沉舟的皇权,也因此变得更加稳固。
赵师容作为皇后,不仅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时常给李沉舟出谋划策,帮他处理朝政,夫妻二人同心同德,深得百姓与百官的认可。
夕阳下,太和殿的琉璃瓦,泛着金色的光芒。李沉舟站在殿外,看着下方的京师城,眼里满是豪情。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野心,坐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掌控了这天下的命运。
只是,他或许不会想到,多年后,会有人记得,那个曾经替他杀了皇帝,却只能隐姓埋名,隐居山谷的燕狂徒;而燕狂徒也不会想到,他隐居的山谷里,会时常有一封封匿名的书信送来,信里只有简单的几句话——“雪鱼安好,勿念”,那是李致远,偷偷派人送来的,算是对他这位“功臣”,最后的一点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