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作噩年(即癸酉年,公元 493 年),这一年。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年,公元 493 年)
春季正月,齐朝任命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州刺史。陈显达自认为出身寒门却职位尊贵,每次升官,常常面带愧疚恐惧的神色,告诫儿子不要凭借富贵欺凌他人;但他的儿子们大多追求奢华,陈显达听说后,很不高兴。他的儿子陈休尚担任郢府主簿,路过九江时,陈显达说:“麈尾、蝇拂是王导、谢安那样的世家大族用的东西,你不用拿这些!” 随即从面前拿过来烧掉。
起初,齐武帝在石头城制造了三千辆无篷战车,打算从陆路夺取彭城。北魏人得知后,刘昶多次向北魏主哭诉,请求驻守边境,招集南朝宋的遗民,以洗刷自己的国仇家恨。北魏主在经武殿大规模召集公卿大臣,商议南征,在淮河、泗水一带大量囤积喂马的草料。武帝听说后,任命右卫将军崔慧景为豫州刺史,防备北魏。
北魏派遣员外散骑侍郎邢峦等人前来齐朝访问。邢峦是邢颖的孙子。
丙子日,文惠太子萧长懋去世。太子性情温和,风度优雅,武帝晚年喜欢游乐宴饮,尚书省的事务常分送太子处理,因此太子的威势遍及朝廷内外。
太子生性奢靡,修建殿堂、园林超过了皇帝的宫殿,花费数以千万计。他担心武帝看见,就在宫殿旁的门口种上茂密的竹子遮挡;凡是他使用的服饰、玩物,大多超越等级,奢华无度。他还上奏请求在东田修建小苑,让东宫的将领官吏轮流修筑,营造的宫城环绕街巷,绵延广阔。武帝性情虽然严厉,也安排了很多耳目,但太子的所作所为,没人敢向武帝报告。武帝曾路过太子的东田,看到那里的壮丽景象,大怒,下令逮捕负责修建的官员;太子把这些人都藏了起来,因此受到武帝严厉的斥责。
太子还让亲信徐文景制造帝王专用的辇车和车马器物;武帝曾亲临东宫,徐文景仓促间来不及藏起辇车,就把佛像放进辇车里,因此武帝没有怀疑。徐文景的父亲徐陶仁对徐文景说:“我只好扫墓等待家里出丧事了!” 随即搬家躲避。后来徐文景最终被赐死,徐陶仁竟然没有哭。
等到太子去世,武帝巡视东宫,看到太子的服饰玩物,大怒,下令有关部门逐项销毁。因竟陵王萧子良和太子关系好,却不向自己报告太子的行为,武帝一并责备了他。
太子一向厌恶西昌侯萧鸾,曾对萧子良说:“我心里特别不喜欢这个人,说不出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福气浅薄吧。” 萧子良替萧鸾辩解。等到萧鸾掌权后,太子的子孙全被诛杀,无一留存。
二月,北魏主开始在平城南部举行藉田礼(帝王亲耕仪式)。
雍州刺史王奂厌恶宁蛮长史刘兴祖,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诬陷他煽动山蛮谋反,上奏请求把刘兴祖押送到建康;王奂却在狱中杀死刘兴祖,谎称他自杀。武帝大怒,派中书舍人吕文显、直阁将军曹道刚率领五百名宫廷侍卫去逮捕王奂,又下令镇西司马曹虎从江陵走陆路到襄阳会合。
王奂的儿子王彪,一向凶狠险恶,王奂管不住他。长史殷睿是王奂的女婿,对王奂说:“曹道刚、吕文显前来,既然没看到真的诏书,恐怕有诈,应当把他们抓起来,派人快马奏报朝廷。” 王奂采纳了他的建议。王彪随即调发州府一千多名士兵,打开府库发放铠甲兵器,出南堂列阵,关闭城门拒守。王奂的门生郑羽叩头劝王奂,请求出城迎接朝廷使者,王奂说:“我不是要谋反,只是想先派人上奏说明情况;实在担心曹道刚、吕文显这类小人欺凌我,所以暂且关闭城门自卫罢了。” 王彪于是出城,与曹虎的军队交战,战败后逃了回来。三月乙亥日,司马黄瑶起、宁蛮长史河东人裴叔业在雍州城内起兵,攻打王奂,将他斩杀,活捉王彪及王奂的弟弟王爽、王弼、女婿殷睿,全部处死。王彪的哥哥王融、王琛在建康被杀,王琛的弟弟秘书丞王肃独自逃脱,投奔北魏。
夏季四月甲午日,齐朝立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东宫的文武官员全部改为太孙的官属,任命太子妃琅邪人王氏为皇太孙太妃,南郡王妃何氏为皇太孙妃。何妃是何戢的女儿。
北魏太尉拓跋丕等人请求立皇后,戊戌日,立冯氏为皇后。冯皇后是冯熙的女儿。北魏主根据《白虎通》中 “君主不用把妻子的父母当作臣子” 的说法,下诏让太师冯熙上书时不称臣,入朝时不用下拜;冯熙坚决推辞。
光城蛮族首领征虏将军田益宗率领四千多户部落反叛,投降北魏。
五月壬戌日,北魏主在宣文堂宴请皇家四庙的子孙,亲自与他们按辈分排列座次,采用家族礼仪。
甲子日,北魏主亲临朝堂,召来公卿以下官员裁决疑难政务,审察在押囚犯。北魏主对司空穆亮说:“从今以后,朝廷政务,中午以前,你们先自行商议;中午以后,我再和你们共同决定。”
小主,
丙子日,齐朝任命宜都王萧铿为南豫州刺史。此前,庐陵王萧子卿担任南豫州刺史,前往任所途中,把部下假装成水军取乐;武帝听说后,大怒,杀死他的典签,改任萧铿为南豫州刺史。萧子卿回到府第后,武帝终身不再见他。襄阳蛮族首领雷婆思等人率领一千多户请求迁到北魏境内居住,北魏人把他们安置在沔水北岸。
北魏主因平城气候寒冷,六月还下雪,常有风沙,打算迁都洛阳;担心大臣们不同意,就提议大举讨伐齐朝,想借此胁迫众人。他在明堂左个斋戒,让太常卿王谌占卜,得到 “革” 卦,北魏主说:“‘商汤、周武王革命,顺应天命人心。’这是最大的吉兆啊!” 大臣们没人敢说话。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陛下世代光辉,在中原称帝;现在出兵征伐未臣服的齐朝,却得到商汤、周武王革命的卦象,这不算是全吉。” 北魏主厉声说:“卦辞说‘大人像老虎一样变革’,怎么能说不吉!” 拓跋澄说:“陛下登基已久,怎么现在才像老虎一样变革!” 北魏主脸色一变,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任城王想阻挠众人吗!” 拓跋澄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臣是国家的大臣,怎能明知危险却不说话!” 北魏主过了很久才缓和下来,说:“各人说自己的想法,又有什么妨碍!”
回到宫中后,北魏主召拓跋澄入宫见他,迎上前说:“刚才关于‘革’卦的事,现在要再和你商议。在明堂时我发怒,是担心大家竞相发言,阻挠我的大计,所以用严厉的态度震慑文武百官罢了。想必你能理解我的心意。” 于是屏退左右,对拓跋澄说:“现在的举动,确实不容易。但国家从北方兴起,迁都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不适合推行文治。现在我想移风易俗,这确实困难,我打算借此机会把都城迁到中原,你认为怎么样?” 拓跋澄说:“陛下想在中原选择都城,经营天下,这是周朝、汉朝兴盛的原因啊。” 北魏主说:“北方人习惯旧俗,留恋故土,迁都一定会惊扰他们,怎么办?” 拓跋澄说:“非凡的事,本来就不是平凡人能理解的。陛下自己拿定主意,他们又能做什么!” 北魏主说:“任城王,你真是我的张良啊!”
六月丙戌日,北魏主下令修建黄河大桥,准备让军队渡河。秘书监卢渊上奏,认为:“前代太平时期的君主,从未亲自统率军队,在战场上决胜负;难道不是因为胜利了不足以显示武功,失败了却会损害威望吗!从前曹操用一万疲惫的士兵打败袁绍,谢玄用三千步兵摧毁苻秦,胜负的变化,在片刻之间决定,不在于兵力多少。” 北魏主下诏回复说:“太平时期的君主,之所以不亲自领兵,有的是因为天下统一没有敌人,有的是因为懦弱苟且偷安。现在说天下统一还不是这样,说懦弱苟且则实在可耻。如果君主不该亲自领兵,那先王制造战车上的革辂,又有什么用呢?曹操的胜利,是因为顺应天意;苻氏的失败,是因为政治失策;难道人少就一定能战胜人多,弱小就一定能制服强大吗!” 丁未日,北魏主讲解军事,命令尚书李冲负责选拔武官。
建康僧人法智和徐州百姓周盘龙等人作乱,夜里攻打徐州城,攻了进去;刺史王玄邈讨伐并诛杀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