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庚辰日,解除戒严;辛巳日,世祖前往东府,文武百官前来请罪,世祖下诏赦免了他们。甲申日,尊奉世祖的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路太后是丹阳人。乙酉日,册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的父亲王偃,是王导的玄孙。戊子日,任命柳元景为雍州刺史。辛卯日,追赠袁淑为太尉,谥号 “忠宪公”;追赠徐湛之为司空,谥号 “忠烈公”;追赠江湛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 “忠简公”;追赠王僧绰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号 “简侯”。壬辰日,任命太尉刘义恭为扬州、南徐州二州刺史,晋升为太傅,兼任大司马。
起初,刘劭任命尚书令何尚之为司空、领尚书令,何尚之的儿子征北长史何偃为侍中,父子二人都身居要职。等到刘劭失败,何尚之身边的人都逃散了,他自己清洗尚书省的官署(以示清白)。殷冲等人被诛杀后,人们都为他感到寒心。世祖因何尚之、何偃一向有好名声,而且在刘劭朝中能用智慧周旋,时常能保全他人,所以特意赦免了他们,重新任命何尚之为尚书令,何偃为大司马长史,待遇和之前一样。
甲午日,世祖拜谒初宁陵(宋武帝陵)、长宁陵(宋文帝陵)。追赠卜天与为益州刺史,谥号 “壮侯”,让他和袁淑等四家的家属,长期享受官府供给的俸禄。张泓之等人各被追赠为郡守。戊戌日,任命南平王刘铄为司空,建平王刘宏为尚书左仆射,萧思话为中书令、丹阳尹。六月丙午日,世祖返回皇宫。
起初,世祖讨伐西阳蛮时,臧质派柳元景领兵与他会合。等到臧质起兵,想拥戴南谯王刘义宣为君主,暗中派柳元景率领部众向西返回,柳元景立即把臧质的书信呈给世祖,对臧质的使者说:“臧冠军(臧质)大概是不知道殿下举义兵的事吧。现在正该讨伐叛逆,不能向西返回。” 臧质因此怨恨柳元景。等到柳元景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臧质担心他成为荆州、江州的后患,就建议说柳元景是能担当重任的亲信,不应派到偏远地方。世祖难以违背他的意见,戊申日,改任柳元景为护军将军,兼任石头城戍守事务。
己酉日,任命司州刺史鲁爽为南豫州刺史。庚戌日,任命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兖州刺史。
庚申日,世祖下诏让有关部门根据功劳赏赐大臣,封颜竣等人为公、侯。
辛未日,改封南谯王刘义宣为南郡王,随王刘诞为竟陵王,册立刘义宣的次子宜阳侯刘恺为南谯王。
闰六月壬申日,任命领军将军沈庆之为南兖州刺史,镇守盱眙。癸酉日,任命柳元景为领军将军。
乙亥日,北魏太皇太后赫连氏去世。
丞相刘义宣坚决推辞在朝廷担任职务以及儿子刘恺的王爵。甲午日,朝廷改任刘义宣为荆州、湘州二州刺史,改封刘恺为宜阳县王,刘义宣的将领僚属以下官员都增加俸禄和官阶。任命竟陵王刘诞为扬州刺史。
秋季七月辛丑日初一,发生日食。甲寅日,世祖下诏征求大臣直言进谏。辛酉日,下诏撤销负责精巧器物制作的 “细作” 机构,以及尚方署中负责雕刻装饰的部门;皇亲贵戚争相谋利的行为,全部禁止。
中军录事参军周朗上奏疏,认为:“毒素在体内,必须先割除不紧急的患处。历下、泗水一带,不值得派兵驻守。议论的人一定认为胡虏衰弱不值得防备,却不知道我们自身的问题比胡虏更严重。现在空守孤城,白白耗费财力人力。如果胡虏只派三千轻骑兵,轮流进出,春天来破坏麦子,秋天来劫掠稻谷,水路陆路的运输就会被彻底断绝;对敌人来说毫不费力,边境却已陷入困境,不用两年,士兵逃散、百姓耗尽,就能轻易等到这一天。现在的人都知道不能用羊追狼、用螃蟹捕鼠,却让装备笨重的军队和精锐强悍的胡虏追逐,不能成功本来就是必然的。另外,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制;汉朝为大臣简化丧制还说得过去,对子女要求简化就是混乱纲常了。凡是制度偏离古代且违背人情的,就没人能顺从;至于违背礼仪却让自身安逸的,人们一定会急切地奉行。现在陛下以大孝奠定基业,应当纠正这种谬误。再者,全天下供养一个君主,还担心供给不足吗?君主身上装饰的黄金,用不了一百两,一年穿的华美衣服,不过几套;却一定要收集珍宝装满匣子,聚集服装堆满竹箱,眼睛难道能经常看,身体难道能时常穿吗?这是匣子带着珍宝、竹箱穿着衣服啊,多么严重的浪费,多么浅薄的迷惑!而且刚撤销细作机构,说是要节俭;但市面上却在制造华丽怪异的器物,很快就传到民间。这样做,只是表面改变,不是真正停止奢侈。现在平民百姓的生活制度日益奢侈,看到车马分不清贵贱,看到冠服不知道尊卑。尚方署现在造一件器物,百姓很快就会觊觎;宫中早上制定一种服装样式,民间晚上就会学着裁制。奢侈华丽的根源,其实来自皇宫。还有,设置官职应当根据事务需要设立职位,根据人的能力安排官职。王侯的才能还不能胜任事务,就不应勉强让他们做官。况且皇子还没任职,谁会说他们低贱?只需为他们精心安排宾友,挑选正直的人辅佐,又何必一定要设置长史、参军、别驾从事这些官职,才算尊贵呢!另外,世俗喜欢用诋毁来埋没人才,却不知道考察被诋毁的原因;用赞誉来提拔人才,却不知道揣测被赞誉的缘由。如果诋毁者都是鄙陋之人,就应当提拔被诋毁的人;如果赞誉者都是平庸之辈,就应当贬退被赞誉的人。这样一来,诋毁和赞誉才不会虚妄,善与恶才能分清。几乎没有哪个时代没有进言的人,没有哪个时候没有下诏的君主。但太平盛世却没到来,昏乱危亡接连出现,为什么呢?因为下诏的根本目的不实在啊。” 奏疏呈上后,违背了世祖的心意,周朗自己请求辞职。周朗是周峤的弟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侍中谢庄进言:“陛下诏书说:‘皇亲贵戚争相谋利,全部禁止。’这实在符合百姓的愿望。如果有人违反,就应当依法制裁纠举;如果废弃法律而施加恩惠,就会让明确的诏书颁布后,实际行动却与之不符。臣认为,身居高位、享受俸禄的大臣,尤其不应和百姓争夺利益。不知道这条规定能否写进诏书里?” 谢庄是谢弘微的儿子。
世祖多次改变宋文帝时期的制度,郡县官员的任期改为三年,宋朝的良好政治,从此开始衰落。
乙丑日,北魏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都因图谋叛乱获罪,拓跋仁在长安被赐死,闾若文被处死。
南平穆王刘铄一向自负有才能,内心轻视世祖;又曾被太子刘劭任用,归降世祖最晚。世祖暗中派人毒死他,己巳日,刘铄去世,追赠为司徒,用 “楚穆王商臣”(弑父夺位者)的谥号 “穆” 给他作为谥号。
南海太守萧简占据广州反叛。萧简是萧斌的弟弟。世祖下诏命新任南海太守南昌人邓琬、始兴太守沈法系讨伐他。沈法系是沈庆之的堂弟。萧简欺骗部众说:“朝廷军队是叛贼刘劭派来的。” 部众相信了他,为他坚守广州。邓琬先抵达广州,只开辟了一条攻城道路;沈法系赶到后说:“应当四面同时进攻;如果只攻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攻克!” 邓琬不听。沈法系说:“再给你五十天时间。” 五十天过去还是没能攻克,邓琬才听从沈法系的建议。八路军队同时进攻,一天就攻破了广州城。九月丁卯日,斩杀萧简,广州平定。沈法系封存府库交给邓琬,自己领兵返回。
冬季十一月丙午日,任命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辛酉日,北魏皇帝前往信都、中山。
十二月癸未日,因将要设立东宫,撤销太子率更令等官职,太子中庶子等官职的名额各减少原来的一半。
甲午日,北魏皇帝返回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