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晋纪六】

自从司马冏等人起兵,百官将士都想诛杀司马伦和孙秀,孙秀恐惧,不敢出中书省;等到听说河北军战败,忧愁烦闷不知所措。孙会、许超、士猗等人逃回,与孙秀商议。有的想收集残余士卒出战;有的想焚烧宫室,诛杀不依附自己的人,挟持司马伦南下投靠孙旗、孟观;有的想乘船东逃入海,计议未定。辛酉日(四月初七),左卫将军王舆和尚书、广陵公司马漼(司马漼,司马伷之子)率领七百多营兵,从南掖门进入皇宫,三部司马在宫内作为内应,在中书省攻打孙秀、许超、士猗,都将他们斩杀,于是又杀了孙奇、孙弼以及前将军谢惔等人。司马漼是司马伷的儿子。王舆驻守云龙门,召集八座(尚书台高官)都进入殿中,让司马伦写诏书说:“我被孙秀所贻误,因此激怒了三王,现在已经诛杀了孙秀。应该迎接太上皇复位,我则归老田园。”传诏用驺虞幡命令将士解除武装。黄门官将司马伦从华林园东门送出,他和太子司马荂都回到汶阳里的府第,派数千名甲士到金墉城迎接皇帝(晋惠帝)。百姓都高呼万岁。皇帝从端门入宫,登上大殿,群臣叩头谢罪。下诏将司马伦、司马荂送往金墉城。广平王司马虔从河北回来,到达九曲,听说变故,抛弃军队,带着几十人回到家中。

癸亥日(初九),大赦天下,改年号(永宁元年),全国欢庆饮酒五天。分别派遣使者慰劳三王。梁王司马肜等人上表:“赵王司马伦父子凶恶叛逆,应该处死。”丁卯日(十三日),派遣尚书袁敞持符节赐司马伦死,逮捕他的儿子司马荂、司马馥、司马虔、司马诩,全部处死。凡是百官中被司马伦任用的都被罢免,台、省、府、卫各部门留下的官员寥寥无几。当天,成都王司马颖到达。己巳日(十五日),河间王司马颙到达。司马颖派赵骧、石超协助齐王司马冏在阳翟讨伐张泓等人,张泓等人全部投降。自从战事兴起六十多天,战斗死亡的人接近十万。在东市斩杀了张衡、闾和、孙髦,蔡璜自杀。五月,处死义阳王司马威。襄阳太守宗岱接到司马冏的檄文处死了孙旗,永饶冶令空桐机处死了孟观,都将首级传送到洛阳,诛灭三族。立襄阳王司马尚为皇太孙。

六月,乙卯日(初二),齐王司马冏率领部众进入洛阳,军队驻扎在通章署,武装士兵达数十万,威震京都。

戊辰日(十五日),大赦天下。

恢复封宾徒王司马晏为吴王。

甲戌日(二十一日),下诏任命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加授九锡,备齐器物和策书,如同宣王、景王、文王、武王辅佐魏国的旧例;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加授九锡,入朝不必小步快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殿;河间王司马颙为侍中、太尉,加授三赐(可能为“九锡”之部分或类似荣誉)之礼;常山王司马乂为抚军大将军,统领左军。晋升广陵公司马漼的爵位为王,兼任尚书,加授侍中;晋升新野公司马歆的爵位为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授镇南大将军。齐王、成都王、河间王三府,各自设置掾属四十人,武官职位众多,文官只是充数而已,有识之士知道战事并未止息。己卯日(二十六日),任命梁王司马肜为太宰,兼任司徒。

光禄大夫刘蕃的女儿是赵王世子司马荂的妻子,所以刘蕃和两个儿子散骑侍郎刘舆、冠军将军刘琨都被赵王司马伦委以重任。大司马司马冏因为刘琨父子有才能声望,特地宽恕了他们,任命刘舆为中书郎,刘琨为尚书左丞。又任命前司徒王戎为尚书令,刘暾为御史中丞,王衍为河南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野王司马歆将要前往镇所,与司马冏同乘一辆车拜谒陵墓,趁机劝说司马冏:“成都王是至亲,共同建立大功,现在应该留他在朝辅政;如果不能这样,就应该剥夺他的兵权。”常山王司马乂和成都王司马颖一同拜谒陵墓,司马乂对司马颖说:“天下是先帝的基业,大王应该维护它。”听到这些话的人没有不忧虑恐惧的。卢志对司马颖说:“齐王军队号称百万,与张泓等人相持不下不能决胜负;大王您径直前进渡过黄河,功劳无人能比。然而现在齐王想与大王共同辅佐朝政。我听说两雄不能并立,应该趁太妃有小病,请求回封地探望,将大权交给齐王,以收揽四海人心,这是上策。”司马颖听从了。晋惠帝在东堂接见司马颖,慰劳他。司马颖拜谢说:“这是大司马司马冏的功劳,我没有参与。”于是上表称颂司马冏的功德,认为应该将朝政委托给他,并陈述母亲有病,请求返回封国。随即告辞出宫,不再回军营,立刻拜谒太庙,从东阳城门出去,就回邺城了。派人送信向司马冏告别,司马冏大吃一惊,急忙出城追赶司马颖,到七里涧才追上。司马颖停车话别,泪如雨下,只忧虑太妃的病苦,不谈及时事。因此士人百姓的赞誉都归于司马颖。

司马冏征召新兴人刘殷担任军咨祭酒,洛阳令曹摅担任记室督,尚书郎江统、阳平太守河内人苟曦参军事,吴国人张翰担任东曹掾,孙惠担任户曹掾,前廷尉正顾荣和顺阳人王豹担任主簿。孙惠是孙贲的曾孙;顾荣是顾雍的孙子。刘殷年幼时孤苦贫穷,赡养曾祖母,以孝顺闻名,有人送他粮食布匹,刘殷接受而不道谢,只是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报答。”长大后,博通经史,性情豪迈有大志,节俭而不鄙陋,清高而不孤僻,看上去柔弱却不可侵犯。司马冏任命何勖为中领军,董艾掌管枢密机要,又封他的将佐中有功的葛旟、路秀、卫毅、刘真、韩泰都为县公,作为心腹倚重,号称“五公”。

成都王司马颖到达邺城,诏令派遣使者重申以前的任命;司马颖接受大将军职位,辞让九锡等特殊礼遇。上表论述起义功臣,都封为公侯。又上表说:“大司马以前在阳翟,与贼军相持已久,百姓困苦疲敝,请求调运河北粮仓的米十五万斛,赈济阳翟的饥民。”制作棺材八千多具,用成都封国的俸禄收入制作衣服,收敛祭祀黄桥之战的战士,表彰他们的家属,比通常战亡的抚恤加二等。又命令温县掩埋赵王司马伦部战死的一万四千多人。这些都是卢志的谋划。司马颖外貌英俊而神智昏聩,不喜读书,但性情敦厚,将事务委托给卢志,所以能成就好的名声。诏书再次派遣使者晓谕司马颖入朝辅政,并让他接受九锡。司马颖的宠臣孟玖不想回洛阳,加上程太妃留恋邺都,所以司马颖始终推辞不接受。

当初,大司马司马冏怀疑中书郎陆机曾替赵王司马伦撰写禅位诏书,逮捕了他,想处死。大将军司马颖为他辩白说理,得以免死,司马颖趁机上表任命陆机为平原内史,陆机的弟弟陆云为清河内史。陆机的朋友顾荣和广陵人戴渊,因为中原多难,劝陆机回吴地。陆机因为受到司马颖保全的恩惠,而且认为司马颖有威望,可以与他建立功业,就留下没有离去。

秋季,七月,恢复封常山王司马乂为长沙王,升迁为开府,骠骑将军。

东莱王司马蕤,性情凶暴,酗酒任性,多次欺凌侮辱大司马司马冏,又向司马冏请求开府未能如愿而怨恨他,秘密上表说司马冏专权,与左卫将军王舆图谋废掉司马冏。事情被发觉。八月,下诏废司马蕤为庶人,诛杀王舆三族,将司马蕤流放到上庸;上庸内史陈钟秉承司马冏的旨意暗中杀了他。

大赦天下。

东武公司马澹因不孝罪被流放到辽东。九月,征召他的弟弟东安王司马繇恢复旧爵,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司马繇举荐东平王司马楙为平东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

当初,朝廷下达命令给秦州、雍州,让召回流亡到蜀地的流民,又派遣御史冯该、张昌监督执行。李特的哥哥李辅从略阳到蜀地,说中原正在变乱,不值得再回去。李特认为很对,多次派遣天水人阎式去见罗尚,请求权且延缓到秋天,又向罗尚和冯该行贿;罗尚、冯答应了。朝廷评定讨伐赵廞的功劳,任命李特为宣威将军,弟弟李流为奋武将军,都封侯。皇帝的诏书下达益州,要求列出与李特一同讨伐赵廞的六郡流民名单,将要加以封赏。广汉太守辛冉想将消灭赵廞的功劳据为己有,扣压朝廷命令,不如实上报,众流民都怨恨他。

罗尚派从事监督遣送流民,限令七月上路。当时流民散布在梁州、益州,为人佣工,听说州郡逼迫遣返,人人忧愁怨恨,不知如何是好;加上雨水正多,当年的粮食尚未收获,没有路费。李特再次派阎式去见罗尚,请求停留到冬天;辛冉和犍为太守李苾认为不行。罗尚推举别驾、蜀郡人杜苾为秀才,阎式向杜苾陈说逼迫迁移的利害关系,杜苾也想放宽流民一年期限;但罗尚采用了辛冉、李苾的计谋,没有听从;杜苾就退还秀才板,辞职回家。辛冉性情贪婪残暴,想杀掉流民首领,夺取他们的财物,就和李苾告诉罗尚说:“流民以前趁赵廞之乱,多有抢劫掠夺的行为,应该趁迁移设关搜查来夺取他们的财物。”罗尚发文给梓潼太守张演,让他在各要道设关卡,搜索流民的宝物财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特多次为流民请求留下,流民们都感激而依赖他,很多人相继归附李特。李特于是在绵竹设立大营来安置流民,写信给辛冉请求宽限。辛冉大怒,派人在大街上张贴布告,悬赏捉拿李特兄弟,许以重赏。李特看见后,全部取回,和弟弟李骧将悬赏内容改为:“能送来六郡豪强李、任、阎、赵、杨、上官等以及氐、叟的侯王首级一颗,赏布百匹。”于是流民非常恐惧,归附李特的人更多,一个月内超过两万人。李流也聚集了数千人。

李特又派阎式去见罗尚请求确定延期日期,阎式看到要道上在设置营垒栅栏,图谋袭击流民,叹息说:“民心正不安,现在又催促他们,变乱就要发生了。”又知道辛冉、李苾的心意不会改变,就辞别罗尚返回绵竹。罗尚对阎式说:“你暂且把我的意思告诉流民们,现在听任宽限了。”阎式说:“明公您被奸邪之说迷惑,恐怕没有宽限的道理。弱小但不可轻视的是百姓,现在不合理地催促他们,众怒难犯,恐怕造成的祸害不浅。”罗尚说:“是的。我不欺骗你,你走吧!”阎式回到绵竹,对李特说:“罗尚虽然那样说,但是不可信。为什么呢?罗尚的权威和刑罚未能确立,辛冉等人各自拥有强兵,一旦他们发动变乱,也不是罗尚能控制的,应该深深做好准备。”李特听从了他的话。冬季,十月,李特将部下分为两个营,李特驻北营,李流驻东营,修整铠甲磨砺兵器,严密戒备来等待他们。

辛冉、李苾互相商量说:“罗侯贪婪而无决断,日复一日,让流民得以施展奸计。李特兄弟都有雄才,我们这些人将要被他们俘虏了!应该做出决断,罗侯不值得再请示了!”于是派遣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等人秘密率领步骑兵三万袭击李特的营地;罗尚听说后,也派督护田佐援助曾元。曾元等人到了,李特安然卧床不动,等到他们的军队进入一半时,伏兵发起攻击,打死的人很多。杀了田佐、曾元、张显,将首级送给罗尚、辛冉看。罗尚对将领僚属说:“这些敌人已经离去了,但广汉(辛冉)不听我的话,使贼势扩张,现在怎么办!”

于是六郡流民李含等人共同推举李特代理镇北大将军,秉承皇帝旨意封官拜爵;任命他的弟弟李流代理镇东大将军,号称东督护,共同镇抚统领部众;又任命哥哥李辅为骠骑将军,弟弟李骧为骁骑将军,进军广汉攻打辛冉。罗尚派遣李苾、费远率领部众救援辛冉,但畏惧李特,不敢前进。辛冉出城迎战,屡战屡败,突围逃奔德阳。李特进入并占据广汉,让李超担任太守,进军到成都攻打罗尚。罗尚写信晓谕阎式,阎式回信说:“辛冉狡诈,曾元是小人,李叔平(李苾)不是将帅之才。我先前为您和杜景文(杜苾)论述留居和迁徙的适当办法,人人怀念故乡,谁不愿意回去!只是往日刚到时,追随粮谷受雇劳作,一户人家分散五处,又遇上秋雨连绵,乞求等到冬天庄稼成熟,却始终不被听从。约束得太紧迫,困鹿也会抵虎。流民不肯伸长脖子受刀宰割,所以导致变乱。如果听从我的话,宽限时间让他们整理行装,不过九月底全部聚集,十月上路,让他们回到故乡,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

李特任命哥哥李辅、弟弟李骧、儿子李始、李荡、李雄以及李含、李含的儿子李国、李离、任回、李攀、李攀的弟弟李恭、上官晶、任臧、杨褒、上官惇等人为将帅,阎式、李远等人为僚属。罗尚一向贪婪残忍,是百姓的祸患。李特与蜀地百姓约法三章,施舍赈济,礼遇贤才提拔隐滞,军政严肃,蜀地百姓非常高兴。罗尚多次被李特打败,就构筑长长的围墙,沿着郫水安营扎寨,连绵七百里,与李特对峙,并向梁州和南夷校尉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