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原型机的失败

帐内鸦雀无声,将领们努力消化着这些闻所未闻的管理方法。这些想法跳出了他们熟悉的增派人手、严刑峻法的传统思路,转而从流程本身寻找效率。

王潮听得极为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眼中精光闪烁。他是实际的主帅,最深切地体会着后勤混乱带来的切肤之痛,因此更能理解王审知这些建议的潜在价值。

“然各营情况不同,需求各异,如何能一概而论?”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提出疑问。

“问得好!”王审知不慌不忙,展开第三张图表,“此乃‘定量配给表’。弟建议,根据各营实有人数、作战任务强度、乃至病患情况,核定每日基本配给额度。额度之内,按优化流程快速供应;额度之外,需特殊申请并说明缘由。如此,既可保障基本公平,避免某些营队虚报冒领或浪费囤积,又能让后勤官对全局消耗心中有数,便于统筹调度。”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此非削减用度,而是使有限之资源,发挥最大之效用!让每一粒粮、每一根柴,都吃得明白,用得其所!”

道理一点透,许多将领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好处。这不仅能减少浪费,更能遏制军中常见的吃空饷、倒卖物资等痼疾。

王潮猛地一拍案几,震得竹简一跳:“善!大善!明远此法,直指要害!便依你之言,即刻在辅兵营及辎重队试行此‘编伍之法’与‘定量之规’!由你全权督导!”

小主,

“兄长且慢,”王审知连忙道,“此法欲行,需得各营主官鼎力配合,更需挑选得力人手执行新规。弟愿拟定细则,并推荐人选,但推行之责,还需诸位将军协力方可!”

他深知,组织变革触及利益和习惯,远比推广一件新器物要复杂和敏感,必须拉上这些实力派将领一起,才能减少阻力。

王潮了然,目光扫过帐内众将:“诸位都听到了?此事关乎全军存续,凡有阳奉阴违、推诿塞责者,莫怪本帅军法无情!”

众将凛然,齐声应诺。利益可能受损者心中暗自叫苦,但看到王潮决心已定,且此法看似公平,也只能暂且服从。更多人则看到了优化后勤带来的好处,表示愿意配合。

郑珏冷眼看着这一切,始终未发一言。他精于经义礼法,对这等“术数”层面的管理之学既不擅长,也不屑一顾,但也无法公然反对这种明显有利于军队生存的做法,只得保持沉默,但那抿紧的嘴角,显露出他内心的不以为然。

接下来的日子,王审知更加忙碌。他白天穿梭于各营之间,与将领们沟通细则,实地考察流程瓶颈,亲自培训负责新流程的骨干;晚上则在油灯下不断完善方案,绘制更精细的表格,常常熬到深夜。

阿福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负责传递文书、召集人员、记录数据。那卷《卫生日志》旁边,又多了一本厚厚的《后勤优化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