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大-03
这艘半个多世纪前沉入渤海,带走了祖父李长庚最初踪迹的科考船编号,竟以这种方式,刻印在这块深埋敦煌壁画、来自未知时空的钛合金板上!时空的错乱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光!”张师傅突然失声惊呼,声音因极度的惊骇而变调。
李念墨猛地抬头。只见李天枢刚才因查看钛板而无意间抬起的手电筒(备用冷光源),那束微弱的光柱斜斜地打在了254窟那高耸的、绘满千佛与天宫的穹顶之上。
光斑落处,奇迹再现!
在光斑周围,那些原本静止的、色彩斑驳的壁画颜料微粒,仿佛被光激活了某种潜藏的记忆。无数细微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荧光粒子在光束中飞舞、聚集、重组。转瞬之间,一幅庞大、精密、完全由冷光构成的动态轨道运行图,清晰地投射在古老的窟顶壁画之上!
轨道环绕的中心,是蔚蓝色的地球模型。一条闪耀着银白色光芒的轨迹,如同神只划下的刻痕,从渤海之滨延伸而出,挣脱地心引力,划破深空,最终精准地环绕、落向月球背面那个熟悉的坐标点——冯·卡门撞击坑深处。
那是嫦娥六号的预定轨道图!与国安部绝密档案中的设计图,分毫不差!
洞窟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萤火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微弱“嗡嗡”声,以及那古老的、来自1958年的俄语警告“Луна смотрит…”(月亮注视着…)仍在循环往复,冰冷地回荡在佛陀垂目的目光下。
李念墨的目光,在脚下萤火虫组成的、如同绿色丝线般流动的奇异光阵上扫过——那些微小生物飞行的路径,竟在壁画前的地面尘埃上,隐约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网络地址轮廓:192.168.0.1958。她缓缓抬头,视线掠过弟弟李天枢触碰钛板时震惊而苍白的侧脸,掠过张师傅因恐惧而圆睁的双眼,最终定格在窟顶那幅由光尘构成的、指向月之暗面的轨道图上。
渤海沉船,敦煌秘窟,俄语警告,玛雅历法,钛合金板,二进制坐标,祖父的船号,探月的轨迹…… 所有线索,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来自星空深处的手拨弄,最终都严丝合缝地指向同一个冰冷的终点——那片被永恒阴影笼罩的月之背面。那里,仿佛真有一只巨大的、冰冷的眼睛,在无垠的黑暗中,沉默地注视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
李天枢缓缓收回触碰钛板的手指,指尖残留着金属的冰凉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宇宙洪荒的悸动。他望向窟顶那渐渐消散的光尘轨道图,少年清澈的眼眸深处,第一次涌起了面对无垠深渊般的巨大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