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陌生男人?林砚眼前一亮,这很可能是关键线索。“周老,您还能想起那个陌生男人的体貌特征吗?王大海当时有没有详细说过?”
“王大海说,那个男人大概三十多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留着短发,脸上有一道疤痕,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外套。”周明努力回忆着,“当时我把这些信息记在了勘查笔记里,后来笔记交给了队里,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
“我们回去找找看,说不定能有收获。”林砚站起身,对着周明鞠了一躬,“周老,谢谢您告诉我们这么多,要是以后还有需要请教您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帮忙。”
“应该的,你父亲是个好警察,当年他牺牲,我心里也很不好受。”周明叹了口气,“希望你们能查清真相,还你父亲一个公道。”
离开周明家,林砚和赵伟立刻驱车返回刑侦大队。路上,赵伟忍不住说道:“队长,这么看来,这起仓库纵火案确实有问题,张远山当年强行把案子定为意外,说不定和纵火犯有关系。”
“很有可能。”林砚点点头,“现在关键是找到当年的仓库管理员王大海,还有周老提到的那份勘查笔记,只要找到这两样东西,就能进一步查清真相。”
回到刑侦大队,林砚立刻召集队员开会,安排任务:“赵伟,你负责去市局档案库,查找1980年南州仓库纵火案的相关档案,重点找周老当年的勘查笔记;其他人,分成两组,一组去调查张远山的背景和现状,看看他当年为什么要强行定案,另一组去邻省排查王大海的下落,务必找到他。”
“明白!”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林砚则回到办公室,再次翻开父亲的笔记。笔记里,父亲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对仓库纵火案的疑点:“火势蔓延过快,不符合布匹自燃规律;现场煤油残留量异常,远超赵明所需;仓库管理员王大海神色慌张,似有隐瞒;张副局长强行定案,疑点重重。”
看着父亲的笔迹,林砚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一定要查清这起旧案,不仅是为了给父亲正名,更是为了还真相一个公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和队员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赵伟在市局档案库翻了三天,终于找到了周老当年的勘查笔记,笔记里详细记录了现场的勘查情况,包括煤油残留的提取过程、王大海描述的陌身男人的体貌特征,还有周老自己的疑问,和周明说的一致。
调查张远山的队员也传来了消息,张远山退休后,就住在南州市区的一个高档小区里,他的儿子张磊,现在是南州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而这家贸易公司的前身,正是1980年仓库纵火案中被烧毁的物资仓库所属的公司。
“这么巧?”林砚皱起眉,“看来张远山当年强行定案,很可能是为了保护他的儿子张磊。”
“队长,那我们现在要不要去调查张磊?”赵伟问道。
“先别急,等找到王大海再说。”林砚摇摇头,“只有找到王大海,确认当年的陌生男人是不是张磊,才能确定张磊和纵火案有关系。”
又过了两天,去邻省排查王大海下落的队员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在邻省的清河县找到了王大海。王大海现在在清河县开了一家小杂货店,日子过得很平淡。
林砚立刻带着赵伟驱车赶往清河县。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两人终于抵达了清河县,找到了王大海的杂货店。
杂货店不大,里面摆满了各种日用品。王大海已经五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看起来很苍老。看到林砚和赵伟,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眼神里露出了警惕。
“你们是?”王大海问道。
林砚亮出警官证,轻声说道:“王大叔,您好,我们是南州市刑侦大队的,想向您了解一下1980年南州仓库纵火案的情况,您当年是仓库的管理员。”
听到“仓库纵火案”几个字,王大海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手里的东西掉在了地上。他蹲下身,慢慢捡起东西,沉默了片刻,才说道:“都过去十年了,还提它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