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陈家,赵伟忍不住道:“左腿跛的高个子,会不会就是‘黑头’?我查资料时看到,‘黑头’当年因为打架左腿受了伤,走路确实有点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有可能,”林砚点头,“周世昌欠‘黑头’货款,约定10月15日在码头见面,说不定两人在仓库里起了争执,‘黑头’杀了周世昌,然后纵火灭迹,再乘船逃跑。”
“可周世昌的尸体一直没找到,”苏晓提出疑问,“如果‘黑头’杀了他,尸体藏在哪里了?江边水流急,难道抛尸江中了?”
“有这个可能,”林砚沉思道,“当年的勘查技术有限,没能在江边找到线索。现在我们有了账本和老陈的证词,只要能找到‘黑头’,就能查清真相。赵伟,你立刻去查‘黑头’的下落,当年虎哥接手团伙后,‘黑头’就失踪了,说不定还在南州。”
“明白!”赵伟立刻转身去办。
林砚和苏晓则回到刑侦大队,再次翻阅当年的卷宗。卷宗里的现场照片已经泛黄,照片上的仓库只剩下烧焦的框架,地面上散落着五金配件的残骸。林砚仔细看着照片,突然注意到仓库角落的地面上,有一个模糊的圆形印记,像是某种容器留下的。
“苏晓,你看这个印记,”林砚指着照片,“会不会是装汽油的桶留下的?当年的勘查报告说火灾是意外引起的,但如果是‘黑头’纵火,肯定会用助燃剂。”
苏晓凑近照片,仔细看了看:“这个印记的大小,和当年常见的20升汽油桶差不多。而且你看印记周围的焦痕,比其他地方更严重,很可能是汽油泼洒后燃烧造成的。当年的技术人员可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误判了火灾原因。”
就在这时,赵伟打来电话,语气带着兴奋:“林队,查到‘黑头’的下落了!他当年没离开南州,而是改了名字,在城郊开了一家废品回收站,现在叫‘陈黑头’!”
“立刻出发!”林砚挂断电话,抓起警服外套,“苏晓,你带上法医工具,说不定能在他的废品回收站找到当年的证据。”
警车一路疾驰,朝着城郊的废品回收站驶去。废品回收站位于城郊的一片荒地旁,四周堆满了废旧的金属和塑料,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铁锈味。林砚和苏晓下车后,看到一个身材高大、左腿微跛的中年男人正在整理废品,正是陈黑头。
“陈黑头,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林砚亮明身份,目光紧紧盯着陈黑头的左腿。
陈黑头看到警徽,脸色瞬间变了,但很快又恢复镇定:“警官,我现在叫陈建国,不知道你们找我了解什么事?”
“1980年城南五金仓库纵火案,还有周世昌的下落,你应该很清楚吧?”林砚开门见山。
陈黑头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手里的废品掉在地上:“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和我没关系。”
“没关系?”林砚冷笑一声,“当年仓库看门人老陈看到你和一个矮胖男人从仓库里跑出来,你左腿跛的特征,他记得很清楚。而且周世昌当年欠你走私货款,约定火灾前三天在码头见面,这些你都要否认吗?”
陈黑头的额头渗出了冷汗,眼神躲闪:“老陈看错了,我当年根本没去过那个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