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那个地方,都是些外来务工人员住的,环境差得很。”老保安点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过老保安,林砚和苏晓立刻驱车前往港务局东边的棚户区。这里的房屋大多是用木板和石棉瓦搭建的,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狭窄的巷子里堆满了杂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味和生活垃圾的臭味。
两人沿着巷子一路打听,问了十几个住户,终于有一个大妈指着巷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你们找陈满仓啊?他就住那儿,不过他最近好像不太舒服,很少出门。”
林砚和苏晓对视一眼,轻手轻脚地走到木屋前,敲了敲门:“请问,是陈满仓先生吗?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想找你了解一些情况。”
屋里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一阵咳嗽声,门被缓缓打开,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男人探出头来,眼神警惕地看着他们:“你们找我干什么?我没犯法。”
“您别担心,我们不是来抓您的,”林砚温和地说,“我们是来了解十年前南州仓库纵火案的情况,当年您在仓库做搬运工,是不是看到了什么?”
听到“仓库纵火案”几个字,陈满仓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微微颤抖起来,想要关门:“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没看到,你们走吧!”
林砚伸手按住门,语气诚恳:“陈先生,这案子已经过去十年了,当年您因为害怕没敢说,但现在,只有您能帮我们找到纵火犯,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也让当年负责此案的警员,了却一桩心愿。”
提到“当年负责此案的警员”,陈满仓的动作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打开门让他们进去。
木屋很小,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破旧的衣柜,角落里堆着一些搬运工具。陈满仓坐在床上,咳嗽了几声,缓缓开口:“当年的事,我确实看到了,只是我不敢说。”
“您看到了什么?”林砚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
“案发当晚,我因为白天偷拿了仓库里的一小块布料,心里害怕,没敢回宿舍,就躲在仓库东侧小门旁边的草垛里,”陈满仓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沙哑,“大概凌晨一点多,我看到一个男人,穿着黑色的雨衣,手里提着一个煤油桶,从东侧小门进去了。没过多久,仓库里就冒起了火光,那个男人从里面跑出来,开车离开了。”
“您看清那个男人的长相了吗?他开的是什么车?”苏晓追问。
“那天晚上下着雨,光线不好,我没看清他的脸,只看到他个子很高,大概一米八左右,留着短发,”陈满仓努力回忆着,“他开的是一辆绿色的解放牌货车,车身上好像印着‘南州建材厂’的字样。”
“南州建材厂?”林砚眼睛一亮,这个信息太关键了!当年的卷宗里,曾排查过与仓库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南州建材厂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没有找到线索,后来就排除了嫌疑。
“您确定是南州建材厂的货车吗?”林砚再次确认。
“确定,”陈满仓点点头,“我以前给建材厂搬过货,见过他们的货车,就是那个样子。而且那个男人的声音,我好像有点印象,之前在仓库门口见过几次,好像是建材厂的一个负责人。”
“您还记得那个负责人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