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火场余烬藏真凶,父女两代续荣光

林砚立刻想到了助燃剂。当年的技术条件无法检测火场残留物,如今实验室即将建成,或许能从当年的物证中找到线索。他立刻安排赵伟去调取纺织厂当年的人事档案和孙志远的资料,自己则带着技术人员前往市公安局物证室。

物证室里,几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堆在角落,上面贴着“1982年纵火案”的标签。林砚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装着烧焦的布料、断裂的木板,还有一块变形的金属片。

“注意提取这些木板和布料上的残留物,尤其是缝隙里的粉末。”林砚叮嘱道,“另外,这块金属片,仔细检查上面是否有指纹或划痕。”

技术人员用毛刷和镊子仔细清理着物证,将提取到的残留物小心翼翼地装进证物袋。林砚蹲在箱子旁,目光落在一块烧焦的账本碎片上,上面隐约能看到“孙志远”和“挪用”的字样,与张桂兰的证词相互印证。

回到队里,林砚立刻召开案情分析会。“孙志远有重大作案嫌疑,动机是掩盖挪用公款的罪行,并且有证人指证他案发前出现在现场。”林砚将证据一一摆在桌上,“现在,我们需要等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确认残留物是否为助燃剂,同时排查孙志远案发前后的行踪。”

“林队,孙志远退休后就搬到了郊区的别墅,听说他儿子在国外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李建国补充道,他如今已经退居二线,但一直关注着这起案子,“当年我和你爸一起办案,就觉得孙志远不对劲,可苦于没有证据。”

林砚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五年来,李建国从最初的质疑,到后来的信任,再到如今的并肩作战,早已成了他在这个时代最亲近的人。

小主,

两天后,实验室传来消息,残留物中检测出了硫磺和汽油的成分,与张桂兰所说的“黄色粉末”和汽油完全吻合。同时,技术人员在金属片上提取到了一枚模糊的指纹,经过比对,正是孙志远的。

“收网!”林砚一声令下,带领刑侦队员直奔孙志远的别墅。

别墅里,孙志远正悠闲地坐在院子里喝茶,看到突然闯入的警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你们……你们来干什么?”

“孙志远,我们怀疑你涉嫌1982年南州纺织厂仓库纵火案,以及挪用公款罪,请你跟我们走一趟。”林砚拿出逮捕证,语气严肃。

孙志远试图反抗,却被早已埋伏在一旁的队员制服。“我没有!你们没有证据!”他嘶吼着,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恐惧。

“证据?张桂兰已经指证你了,火场残留物里有你的指纹和助燃剂,还有你挪用公款的账本碎片,你还想狡辩?”林砚将证据一一摆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