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沙漠追凶:车轮印下的死亡轨迹

越野车在戈壁滩上颠簸前行,扬起的黄沙像黄褐色的巨龙,紧紧追着车尾灯不放。林砚盯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矮梭梭,眉头拧成了疙瘩,指节因为攥得太紧,在方向盘上留下几道发白的印子。

“林队,已经进入内蒙境内了,油箱还剩一半,前面五十公里才有补给点。”副驾驶座上的年轻警员赵磊抹了把脸上的沙尘,声音里带着难掩的疲惫。他们从河南出发,已经连续驱车三十多个小时,只为追捕横跨豫、皖、苏、蒙四省的连环杀人凶手——“红衣杀手”周明。

林砚“嗯”了一声,目光落在仪表盘旁的地图上。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着一连串红点,那是受害者发现的地点,从河南南部的小县城,一路延伸到内蒙古的边境线。根据犯罪侧写,周明是长途货车司机,性格孤僻且极具反侦察意识,专挑穿红衣的年轻女性下手,作案后迅速跨省逃窜,留下的线索少得可怜。

“把之前整理的目击证词再念一遍。”林砚脚下轻轻点了点刹车,避开前方一块凸起的岩石。

赵磊立刻翻出笔记本:“最后一位目击者是宁夏中卫的加油站工作人员,说三天前见过周明的车,白色解放牌货车,车牌号末尾两位数是73。他还提到,周明下车买水时,左手手腕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而且说话带着浓重的豫东口音,买了整整一箱矿泉水和两包压缩饼干。”

“疤痕、豫东口音、白色解放73……”林砚低声重复着关键信息,脑海里勾勒出周明的形象。这是个极其谨慎的凶手,作案时从不用手机,从不走高速,专挑偏僻的国道和乡道走,甚至会故意绕路混淆追踪方向。若不是省厅最终同意引进简易指纹比对设备,他们恐怕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就在这时,越野车突然剧烈颠簸了一下,林砚猛地握紧方向盘,才勉强稳住车身。“怎么回事?”

“好像是压到碎石坑了!”赵磊探头看向车底,“林队,要不要停车检查一下?”

林砚看了眼天色,夕阳已经沉到地平线以下,戈壁滩上的温度正飞速下降。“先不用,抓紧时间赶到补给点,明天一早再仔细排查。”他话音刚落,眼角余光突然瞥见路边沙丘下有一道模糊的车辙印。

“等等!”林砚猛地踩下刹车,轮胎在沙地上划出两道深深的痕迹。他推开车门,一股刺骨的寒风夹杂着沙尘扑面而来,瞬间灌满了衣领。

“林队,怎么了?”赵磊也跟着下车,疑惑地看向林砚的方向。

林砚没有说话,蹲下身仔细观察着那道车辙印。印记不算太深,但能清晰看出是货车轮胎的纹路,而且轮胎边缘有一处明显的缺口——这与他们在第三起案发现场附近找到的轮胎痕迹完全吻合!

“是周明的车!”林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往这个方向走了!”

赵磊凑近一看,顿时眼睛一亮:“真的?可是这沙丘后面是无人区啊,他往这边跑干什么?”

“边境线就在前面百公里处,他想偷渡出境。”林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沙尘,“你看这车辙印的深浅和间距,车轮压过的沙粒还没完全平复,应该是十二个小时之内留下的。”他从背包里拿出相机,对着车辙印仔细拍摄,又用标尺测量了轮胎宽度和间距,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可是林队,我们的油只够到补给点,要是追进去,万一没找到人,我们自己都得被困在里面。”赵磊有些担忧地说。戈壁滩的夜晚极其危险,不仅温度能降到零下,还可能遇到沙尘暴,一旦迷路,后果不堪设想。

林砚抬头看了眼夜空,繁星密布,没有一丝云彩,应该不会有沙尘暴。“机会难得,不能放过。”他果断做出决定,“你现在联系省厅,让他们协调当地公安和边防部队,在边境口岸设卡拦截。我们先顺着车辙印追,补给点那边让后续部队带油过来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