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省厅指纹仪首秀遇挫,林砚妙手提取关键凶痕

王科长皱着眉:“那怎么办?样本就这么一张,再折腾坏了,连手工比对的机会都没了。”

“有办法。”林砚转身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细如发丝的棉签和一瓶透明的试剂,“这是我托人从上海买来的‘无水乙醇’,能溶解花粉和泥土,还不会破坏指纹痕迹。苏晓,你帮我拿张新的胶带过来,我们重新提取。”

苏晓立刻点头,从物证箱里找出新的透明胶带。林砚戴上无菌手套,用棉签蘸了点无水乙醇,轻轻擦拭旧胶带边缘的黄色痕迹,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玻璃。酒精挥发得快,没一会儿,胶带边缘的黄色就消失了。接着,他把新胶带覆盖在旧胶带上,轻轻按压,再缓慢揭下来——这样既能保留原有的指纹痕迹,又能去除杂质。

重新把玻璃片放进样本槽,机器再次“嗡嗡”启动。这次,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王科长也忘了质疑,凑到屏幕前,眼睛瞪得溜圆。

屏幕上的进度条一点点往前走,从10%到50%,再到80%。突然,屏幕跳了一下,弹出一个指纹图案,旁边还列着一串数据:“特征点匹配度92%,关联人员:张磊,男,38岁,籍贯河南省周口市,1982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成了!”苏晓忍不住低呼一声,眼睛亮了起来。

王科长愣了几秒,伸手摸了摸屏幕上的指纹图案,又赶紧缩回手,像是怕碰坏了:“还真……真找着了?这张磊是干什么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砚立刻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河南省厅的号码:“喂,我是南州市局借调的林砚,麻烦查一下张磊的最新信息,特别是他的职业和近期行踪……对,就是1982年因盗窃入狱的那个张磊。”

挂了电话,林砚翻开桌上的“红衣女尸案”卷宗,指着里面的犯罪侧写报告:“我们之前判断凶手是长途货车司机,因为三个案发地都在国道旁,且间隔距离符合货车一天的行程。张磊有盗窃前科,出狱后很可能从事货运行业,这跟我们的侧写完全吻合。”

苏晓看着屏幕上张磊的基本信息,补充道:“我记得第二个受害者的丈夫说,案发前一天,他在国道旁的加油站见过一辆蓝色的解放牌货车,司机戴着黑色的帽子,跟张磊的登记照片里的形象有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