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追查通风报信线索,老吴行踪露可疑破绽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队办公室里,窗玻璃蒙着一层薄灰,阳光透进来时,在满桌的案卷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砚手指捏着一张皱巴巴的“警员去向登记本”,指腹反复摩挲着12月18日那行字迹——“老吴:城郊走访证人张桂兰,上午9点出发,下午4点归队”,笔尖在“张桂兰”三个字旁边画了个圈,墨痕晕开一小片。

“林小子,你盯着这登记本半天了,能看出花来?”李建国把搪瓷杯往桌上一顿,杯底的茶渍蹭在木纹里,他掏出烟盒抖出两根烟,一根扔给林砚,“老吴跟我十年了,当年抓走私犯时还替我挡过一刀,怎么可能是给虎哥通风报信的人?”

林砚接住烟没点燃,夹在指间转了半圈:“李队,我没说老吴一定是内鬼,但虎哥那次逃脱太蹊跷了。我们明明是提前半小时出发去码头油库,按说没人会知道行动时间,可虎哥偏偏在我们到之前十分钟跑了——除了队里人,谁能这么精准地掌握消息?”

他起身走到墙边,把一张南州码头地图钉在木板上,用红笔圈出三个点:“这是我们的集结点,这是油库位置,这是虎哥逃跑的河边小路。虎哥要想从油库逃到河边,必须提前知道我们的路线,不然他不可能刚好避开所有巡逻的同事。”

李建国猛吸了口烟,烟蒂烫到手指才惊觉,他把烟摁在满是烟痕的烟灰缸里,眉头拧成疙瘩:“可老吴那天的登记是‘走访证人’,张桂兰是去年码头伤人案的目击者,之前一直不配合,他去做工作也合情合理。”

“我昨天去城郊找过张桂兰了。”林砚从文件袋里掏出一张笔录纸,推到李建国面前,“张桂兰说,12月18号她根本没见过老吴,那天她去邻村走亲戚了,她家邻居也能作证。而且——”他顿了顿,声音压得稍低,“我查了老吴的自行车里程表,18号那天只走了12公里,从市局到城郊张桂兰家往返得25公里,这里程对不上。”

李建国捏着笔录纸的手猛地一紧,指节泛白。他盯着纸上“张桂兰签名”的字迹,又抬头看了看登记本上老吴的记录,喉结动了动,没再说话,只是重新拿起烟,这次却怎么也打不着火,打火机的砂轮刮得“咔咔”响。

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苏晓端着一摞检验报告走进来,白大褂袖口沾了点碘酒的黄色痕迹。她看到两人凝重的神色,把报告放在桌上时特意放轻了动作:“李队,林砚,码头搜查到的那把弹簧刀,刀柄上除了虎哥的指纹,还有一点微量的金属碎屑,成分跟之前在老吴手腕上看到的手链一样——就是那种码头小摊上卖的劣质黄铜链。”

“手链?”李建国猛地抬头,“老吴是有个黄铜手链,他说是去年儿子给他买的生日礼物,天天戴着。”

“我问过码头的搬运工王大叔。”林砚补充道,“他说虎哥团伙里的人,几乎都戴这种黄铜链,说是‘兄弟标记’。老吴一个刑警,戴这种跟黑帮成员一样的手链,本身就有点奇怪,而且他之前从来没提过这手链是儿子送的。”

李建国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肚子上,目光落在墙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上,良久才开口:“那你说,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直接把老吴叫过来问吧?没有实据,容易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