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审批受阻难倒老刑警,老搬运手绘地图破局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队办公室的白炽灯,在腊月廿五的夜里泛着昏黄的光。林砚将一沓烟盒纸摊在桌面上,铅笔头在指间转了两圈,又俯身在黑板上画了道竖线——左边写着“虎哥团伙核心成员”,右边对应上“腊月廿八食堂聚会”的分工,粉笔灰落在他深蓝色的警服肩上,混着桌上的烟蒂灰,成了这几天最常见的痕迹。

“老吴招了,虎哥定在廿八晚上七点,在码头食堂开‘年会’,说是要给兄弟们‘分红包’,其实是想趁工人放假前,把这半年的赃款分了跑路。”李建国把搪瓷缸往桌上一墩,缸底的茶渍晕开一圈褐色,“参会的除了他,还有‘刀疤’、‘瘦猴’这些头目,一共十二个人,一个都跑不了。”

林砚点点头,指尖点在黑板上“食堂”两个字:“问题在这儿。码头食堂我去过,前后两个门,后门直通河边,厨房还有个地窖,要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他们从哪条路跑都有可能。而且虎哥手里有家伙,老吴说他腰上常别着把弹簧刀,之前还跟人炫耀‘能捅穿厚棉袄’。”

苏晓抱着一摞笔录走进来,耳尖冻得发红,她把笔录放在林砚手边:“老吴的供词我整理好了,他说虎哥这几天一直在跟情妇联系,好像在打听去邻省的偷渡船。还有,仓库里剩下的赃款,虎哥打算聚会当天下午转移。”

“转移赃款?”李建国皱起眉,手指在桌面上敲得笃笃响,“那咱们得提前动手,可现在最大的麻烦是——跟武警的协作申请还没批下来。”

这话像块石头扔进水里,办公室里瞬间静了。1985年的南州,公安与武警联合行动得层层上报,从市局到军分区,至少要三个部门签字。林砚和李建国昨天跑了一上午市局,分管副局长的办公室门都没敲开,说是“年底事多,等过完年再说”;今天去军分区找作战科,科长又说“没有明确的武器情报,不能随便调动兵力”。

“再过三天就是廿八了,等过完年,虎哥早跑没影了!”赵伟忍不住插了句嘴,他手里攥着刚擦好的手铐,金属链晃得人眼晕,“要不咱们自己上?队里还有三把枪,再找些木棍,肯定能拿下他们!”

“不行。”林砚立刻摇头,拿起桌上的食堂草图——那是他之前潜入时凭记忆画的,“食堂里人多眼杂,万一混战起来,伤到围观的工人怎么办?而且虎哥他们都是亡命徒,真动起手来,咱们队员的安全没法保证。”

李建国闷头抽了口烟,烟屁股在烟灰缸里摁了半天:“我再去跑一趟市局,找老陈说说情——他跟我是老战友,说不定能通融。林砚,你这边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食堂的地形摸得更清楚点,特别是那个地窖,老吴说里面能藏人,咱们得有应对的法子。”

林砚应下来,看着李建国抓起军绿色的挎包出门,冷风从敞开的门缝里灌进来,吹得黑板上的粉笔字微微发颤。他拿起食堂草图,越看越觉得心里没底——记忆里的路线总有些模糊,比如厨房到地窖的台阶有多少级,后门到河边的距离有多远,这些细节要是弄错了,行动时很可能出岔子。

“我去趟码头。”林砚抓起外套,对苏晓说,“王大叔在码头干了二十年,肯定熟悉食堂的地形,说不定能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