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厅长,进展倒是有,但遇到个技术难题。”林砚坐下后,没绕圈子,直接把指纹比对的困境说了出来,“现在人工比对效率太低,咱们锁定的嫌疑人里,有三个缺乏直接证据,再耗下去,万一他们销毁证据或者跑了,就麻烦了。”
周厅长皱了皱眉,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我知道人工比对慢,可省厅的技术条件就这样,总不能凭空变出设备来。”
“厅长,咱们不是没有办法。”林砚往前坐了坐,语气变得更坚定,“我查了去年的经费报告,有一笔刑侦技术升级款还没动用,足够引进两台半自动指纹比对设备。这种设备是咱们国内自己造的,虽然比不上国外的先进,但比对效率能提高十倍,只要咱们把现有的指纹数据整理好,很快就能出结果。”
周厅长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林砚会提这个:“指纹比对设备?我倒是听说过,但那玩意儿靠谱吗?会不会浪费钱?”
“靠谱!”林砚立刻接话,语速也快了几分,“我在警校的时候专门学过相关的技术原理,这种半自动设备虽然需要人工辅助,但核心的比对算法是成熟的。而且咱们省厅的技术员只要培训两天就能上手,不会存在‘没人会用’的问题。”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这次‘红衣女尸案’是跨省大案,要是咱们能用新设备破了案,不仅能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还能给其他省份的刑侦系统做个榜样——咱们不是只能靠‘熬审讯’,也能靠技术破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连环案,咱们的效率能提高一大截。”
周厅长没说话,手指依旧在桌面上敲着,眼神里带着思索。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窗外的风声,林砚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这不仅关系到“红衣女尸案”的侦破,更关系到他能不能在80年代的刑侦系统里,一点点推动技术的进步。
过了大概五分钟,周厅长突然停下了手指,抬头看向林砚,眼神里多了几分决断:“你说的这个设备,有没有具体的型号和厂家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砚心里一喜,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条——上面是他根据记忆,写下的80年代国内生产半自动指纹比对设备的厂家名称和型号:“我查过相关资料,北京的一家仪器厂就生产这种设备,型号是FB-84,咱们要是现在申请,大概半个月就能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