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排查长途货车司机

出车记录很快调了过来,是货运公司的手写台账,字迹有些潦草。林砚逐行看着,心脏越跳越快:豫省驻马店案发当天,马强的货车登记“从徐州运往驻马店,卸货后空车返回”;皖省宿州案发当天,他的登机是“从宿州拉货往南京,凌晨两点在宿州服务区休息”——两个案发时间,他都在现场附近,而且都有“空车”或“休息”的空白时间,足够作案抛尸。

“还有这个。”小王又递过来一份材料,是马强的车辆维修记录,“他三个月前刚换了货车的后车厢锁,维修单上写的是‘锁芯损坏’,但维修师傅说,他去的时候锁芯是好的,马强非要换,还特意要求换那种‘不容易留下痕迹’的暗锁。”

林砚的眼睛亮了。五起案子,凶手都没有留下搬运尸体的痕迹,要是货车后车厢装了暗锁,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尸体运到抛尸点,不会被人发现。这细节,正好和侧写里“反侦察意识强”对上了。

“再查另外四个符合条件的司机,确认他们的不在场证明。”林砚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风更大些,“尤其是跑过案发路线的,必须一一核实,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疑点,但重点要放在马强身上——派人去徐州,查他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离婚后的生活状态,有没有和红衣女性发生过冲突。”

“好!我这就安排!”小王立刻转身出去,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林砚看着窗外的梧桐树,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他从口袋里掏出苏晓之前送他的笔记本,翻开扉页,上面是苏晓清秀的字迹:“现场不会说谎,细节里藏着真相。”他想起苏晓在南州时,陪他一起研究微量物证的日子,那时候不管案子多棘手,只要两人一起分析,总能找到突破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线索越来越清晰,马强的嫌疑越来越大,但他知道,还不能掉以轻心。凶手能在三省之间流窜作案而不被发现,肯定很狡猾,稍有不慎就可能打草惊蛇。

“林队,周厅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门口传来省厅秘书的声音。

林砚收起笔记本,整理了一下衣襟,转身往周厅长的办公室走。走廊里的灯光是暖黄色的,映在墙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上,格外醒目。他深吸一口气,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这个马强藏得多深,这次一定要把他揪出来,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给这五条人命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