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看了他一眼,没接话——他还记得之前赵伟说“找个警犬来闻闻就行,没必要费这劲”,现在见案子有了突破,又来套近乎。但眼下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指着坑底的土壤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这新土的来源。苏法医,你刚才说土壤里有农家肥,能不能通过成分分析,判断出大概的农田位置?”
苏晓沉吟了一下:“农家肥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如果里面有特殊的微生物或者杂质,或许能缩小范围。不过局里的实验室条件有限,可能需要联系省厅的专家帮忙。”
“不用这么麻烦。”林砚突然想起什么,从坑边抓起一把带狗尾草的土,“你们看,操场周围的狗尾草,都是丛生的,根须很发达。但覆盖在尸体上面的新土里,没有任何草根,说明这些土是被人特意筛选过,或者是从刚翻耕过的农田里运过来的——刚翻耕的农田,草根都被翻到表面,新土里面不会有这么多根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站起身,朝着操场外围的荒地走去,民警们赶紧跟了上去。林砚蹲在荒地边缘,仔细观察着狗尾草的生长情况,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株狗尾草上——这株狗尾草的草籽和其他的不一样,颜色偏深,而且颗粒更大。
“苏法医,你看这个。”林砚摘下那株狗尾草,递给苏晓,“这种草籽,我之前在菜窖女尸案的泥土样本里见过,是城郊独有的品种,只有靠近砖厂那边的农田里才会长。”
苏晓接过狗尾草,用放大镜看了看:“没错,这种草籽需要特定的土壤酸碱度,市区里的土壤根本不适合生长。这么说,覆盖尸体的新土,很可能来自城郊砖厂附近的农田?”
“可能性很大。”林砚点点头,“刘梅失踪前,有人看到她和一个校外混混在一起,那个混混叫陈峰,家就住在城郊砖厂旁边。之前我们调查陈峰的时候,他说自己失踪当天在外地,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现在看来,他很可能就是凶手,杀人后从自家农田里运土,把尸体埋在了操场里。”
赵伟这时候也来了精神:“那还等什么?咱们现在就去抓陈峰啊!”
“别急。”林砚拦住他,“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不能打草惊蛇。我们先去城郊砖厂附近的农田看看,找到和操场里一致的土壤,再申请搜查令,去陈峰家搜查。”
李建国接到消息后,立刻派了技术科的人过来勘查现场,自己也亲自赶了过来。听完林砚的分析,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这‘土壤分层比对法’用得好!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真就错过这个关键线索了。你放心,技术科的人会尽快处理现场,你们现在就去城郊排查,一定要找到证据!”
林砚应了一声,和苏晓、赵伟带着几名民警,驱车前往城郊砖厂。车子驶离市区,路边的建筑渐渐变成了低矮的平房和农田,空气里也多了几分泥土的腥味。
赵伟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窗外的农田,忍不住问:“林砚,你说陈峰为什么要把尸体埋在学校操场里?那么多人,万一被发现了怎么办?”
林砚握着方向盘,目光坚定:“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学校操场每天都有人活动,但谁也不会想到,尸体就埋在草皮下。而且,陈峰很可能觉得,只要把尸体埋深一点,再用新土盖住,就不会被发现。可惜他千算万算,还是忽略了土壤里的细节。”
苏晓坐在后排,补充道:“还有一个可能,陈峰对学校操场很熟悉,知道哪里的监控有死角,哪里适合埋尸。说不定他以前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后来辍学成了混混。”
车子很快到达了城郊砖厂附近。林砚停下车,带着众人走进一片农田。这里的农田里种满了蔬菜,田埂上长满了狗尾草,和他在操场外围看到的狗尾草一模一样,草籽也是深色的大颗粒。
林砚蹲在田边,抓起一把土,和之前从操场带的土样对比:“颜色、湿度、成分都一样,而且里面也有农家肥的痕迹。这片农田,很可能就是新土的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