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型号,F系列的F-2, F-3,是用于精密模具制造的立式铣床。
机床本体大约宽1.5米,深2米,高2.2米左右,重量通常在 2.5吨到5吨之间。
虽然是“小型”,但结构非常坚固,用于高精度加工,占地面积和一个小型房间差不多。
中型机床立式加工中心 ,在80年代正在成为主流。
典型型号的MC系列或早期的 Ke系列立式加工中心。
机床本体占地约宽2.5米,深3米,高2.8米左右,重量通常在 6吨到12吨之间。
这是这个时候制造业的主力机型,用于加工汽车零部件、家电模具等,需要坚固的地基,并会配备自动换刀装置。
大型机床龙门式加工中心,是牧野在大型模具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领域的绝对霸主。
典型型号的G系列龙门加工中心,这类机床不是用一个简单的“长宽高”能描述的,其尺寸由加工行程(X, Y, Z轴)决定。
一个中等规格的龙门加工中心,整体占地面积可能达到宽4米 x 长6米,甚至更大,高度超过3.5米。
重量非常惊人,通常在15吨到40吨以上。
这类机床本身就是一个“巨无霸”,需要专业的安装团队和在工厂建造时就已经预埋好的特别加固地基。
用于加工大型注塑模具、汽车覆盖件模具、飞机结构件等。
就这样的尺寸和重量,哪怕没人把守,直接送给陈坤,陈坤没有空间可以收取的话,连拿都拿不走。
在这个时间段,倭国这边的机床,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数控时代。
Cnc计算机数字控制成为主流,系统稳定,功能强大。
而我们国内的机床,都是以普通手动,继电器控制为主,数控技术刚处于引进,消化,研究的萌芽阶段。
这中间的迭代差,是从模拟控制到数字控制的革命性跨越。
如果让国内的那一些专业的人,看到刚刚运进仓库的那个机床,肯定会激动的睡不着觉。
这一些数控产品,可不仅仅是倭国,还有西方国家,都对我们实行了禁售。
哪怕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很多的外汇,也仅仅只是买到了一些他们淘汰的初步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