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深化期?亚马逊雨林生态修复

陈守义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东非大裂谷湖泊修复后的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像春日的阳光,充满活力与希望。“好,” 他拍了拍迭戈的肩膀,语气里满是信任,“到了亚马逊雨林,要多听塔瓦雷首领和库斯托长老的建议,比如土着的‘雨林轮种’传统,他们会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在同一区域轮换种植,确保雨林植被可持续恢复。记住,雨林生态修复不仅要造林、净化河流,还要保护土着的传统生活方式、维护雨林 - 河流的共生平衡,不能为了短期修复效果,阻断土着的传统狩猎路线,比如在安装造林设备时,要结合土着的‘狩猎通道’原则,预留宽 40 米的雨林通道,确保他们能顺利开展狩猎活动。”

学员们齐声应下,声音洪亮,在安静的指挥中心里回荡。他们转身快步离开,深绿色的身影在春日的绿意中,像一道道守护雨林生态的光,消失在走廊尽头。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亚马逊雨林生态修复战,不仅是深化期的关键任务,更是对全球生态治理技术雨林适配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江湾模式向 “雨林生态协同治理全球范式” 升级的重要一步。

一、跨洲奔赴:从江湾到亚马逊雨林的修复准备

迭戈团队乘坐的恒温防潮货轮抵达巴西马瑙斯港时,正值当地的雨季初期,亚马逊雨林的空气湿热难耐,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远处的雨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偶尔传来几声金刚鹦鹉的鸣叫。巴西环境部代表里卡多、秘鲁代表费尔南多、哥伦比亚代表安德烈斯早已等候在港口,三人脸上都带着焦虑。里卡多穿着印有 “守护亚马逊” 字样的短袖衬衫,率先开口:“巴西境内的雨林毁林还在加剧,上周又有 150 平方公里的雨林被砍伐,周边的 5 个土着部落已经失去栖息地;秘鲁的乌卡亚利河污染越来越严重,河里的鱼类几乎绝迹,沿岸居民只能靠饮用雨水为生;哥伦比亚的雨林非法狩猎活动频繁,美洲豹的数量不足 100 只,再这样下去,雨林生态就要彻底崩溃了。”

费尔南多也叹了口气,补充道:“我们秘鲁的采矿企业虽然承诺减少污染,但每天仍有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排入河流;巴西的木材企业偷偷砍伐珍贵树种,政府派去的执法队还遭到企业武装人员的阻拦;哥伦比亚的土着为了生存,不得不参与非法狩猎,现在三方根本无法达成统一的保护共识。”

迭戈跟着三人登上越野车,向巴西境内的亚马逊雨林土着部落驶去。沿途的景象让学员们心情沉重 —— 道路两旁的雨林边缘,成片的树木被砍伐,露出褐色的土地,大型挖掘机在土地上挖掘,准备建设农场;路边的河流里,漂浮着塑料袋、易拉罐等垃圾,河水呈现出浑浊的黄色,几只水鸟在河边徘徊,找不到可捕食的鱼类;路边的 “雨林保护警示牌” 上,亚马逊雨林的毁林率数据从去年的 2.3% 更新为今年的 3.3%,牌子旁边还摆放着土着祭祀雨林的羽毛和果实。“亚马逊雨林的问题已经持续十年了,我们虽然一直在治理,但要么是技术不行,要么是利益冲突,” 里卡多无奈地说,“现在只能靠你们了,江湾的经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小主,

越野车抵达巴西境内的土着部落聚居地时,首领塔瓦雷和长老库斯托带着八百多名族人早已等候在部落的雨林广场上。他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男子穿着用树皮纤维制成的短裙,身上涂着红色的天然颜料,头上插着金刚鹦鹉的羽毛;女子穿着彩色的编织长裙,腰间系着贝壳制成的腰带,手里握着用藤蔓编织的篮子。塔瓦雷走上前,用带着口音的英语对迭戈说:“我听说你们从中国来帮助我们修复雨林,我们土着把亚马逊雨林叫做‘帕查玛玛’(大地母亲),它给了我们食物、药材和庇护所,现在它在哭泣,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努力,但你们不能用你们的技术破坏我们的圣地和狩猎区域。”

迭戈握着塔瓦雷的手,真诚地说:“塔瓦雷首领,我们来这里不是要破坏你们的传统,而是要和你们一起守护‘帕查玛玛’。江湾的技术虽然先进,但只有结合你们对雨林 - 河流的了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你们的‘树皮纹路观察法’传统,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树木健康状况,为修复方案提供关键支撑。”

当天下午,迭戈团队在部落旁边搭建了临时修复指挥中心。赵叔带领的技术团队也已抵达,正在调试智能雨林造林设备和热带河流净化设备。智能雨林造林设备分为种苗培育区、精准种植区、生长监测区三个部分,种苗培育区采用恒温恒湿育苗箱,模拟雨林的生长环境,培育出亚马逊雨林特有的橡胶树、巴西坚果树等种苗,每天可培育 10 万株幼苗;精准种植区通过无人机携带的自动化种植装置,按照雨林植被的自然分布规律,精准投放种苗,种植效率达每天 5 平方公里;生长监测区配有植被生长传感器,实时监测种苗的生长状况,当幼苗出现缺水、缺肥情况时,自动触发灌溉、施肥系统。热带河流净化设备则分为污染物拦截区、高效净化区、水质监测区,污染物拦截区通过漂浮式拦污网,拦截河流表面的塑料垃圾和油污;高效净化区采用生物净化技术,利用雨林特有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净化率达 99%;水质监测区通过水下传感器,实时监测河水的 pH 值、溶解氧、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确保水质达标。

赵叔指着设备向学员和部落族人介绍:“这两套设备配合使用,既能快速恢复雨林植被,又能有效净化河流水质。智能雨林造林设备的种苗成活率达 90%,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 70%;热带河流净化设备每天可净化 1000 万立方米污水,使河流水质在 3 个月内恢复到安全标准。同时,我们还会借鉴你们的‘狩猎通道’传统,在设备部署时,优先避开土着的狩猎路线,确保他们的狩猎活动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