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江湾新年的开江渔汛与传承新篇

上午九点,祈福仪式结束,开江鱼垂钓大赛正式开始。钓友们纷纷走到自己的钓位,开始准备钓具。小满和新钓友组的五位钓友分到了相邻的钓位,他先帮大家调整钓组:“冰融期的开江鱼在中层活动,浮漂要调至露出两目,鱼线长度比水深多十厘米,这样钩饵能在中层慢慢移动,更容易被鱼发现。”

新钓友李大哥是第一次参加开江钓,手里的钓竿都握得发紧,小满赶紧走过去,手把手教他挂红虫:“挂红虫要选鲜活的,从头部穿进去,尾部露出来,这样鱼咬钩时更容易中,别太用力,不然会把红虫捏碎。”

在小满的指导下,李大哥慢慢掌握了挂饵技巧,还成功把钩饵抛进了窝点。没过多久,李大哥的浮漂突然轻轻动了一下,然后猛地往下沉了一目。“提竿!” 小满低喝一声。

李大哥反应迅速,手腕轻扬,鱼竿弯起一道柔和的弧线,一条三两多的开江鲫被钓了上来,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尾巴还在轻轻摆动。“我钓上鱼了!我钓上开江鱼了!” 李大哥高兴得跳起来,举着钓竿向周围的人展示,引得新钓友们阵阵欢呼。

“李大哥真棒!” 小满递给他一张 “开江小能手” 贴纸,“继续加油,争取钓上更大的鱼!”

与此同时,老钓友组的比赛也很激烈。陈守义用 “枯草逗钓法” 钓上了一条半斤多的开江鲫,是目前的最大渔获;老张钓上了三条三两多的鲫鱼,总重量暂时领先;李师傅则钓上了一条罕见的 “金背鲫”,鳞片泛着淡淡的金黄色,是冰融期少见的品种,引得大家纷纷围过来看。

“这金背鲫可是好东西,” 李师傅小心翼翼地把鱼放进水桶里,“冰融期水温低,金背鲫很少开口,能钓上这么大的,真是好运气!”

上午十一点,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新钓友组的李大哥又钓上了一条四两多的鲫鱼,总重量追平了老钓友组的赵叔;小满则钓上了一条半斤多的鲤鱼,虽然不是鲫鱼,却也让新钓友组的士气大增。老钓友组的陈守义见状,赶紧调整钓法,把 “枯草逗钓法” 改成了 “双钩离底钓法”,让钩饵在中层和底层之间移动,扩大搜索范围。

没过多久,陈守义的浮漂突然剧烈晃动起来,然后猛地往下沉了两目。“有大鱼!” 他大喊一声,双手紧紧握住钓竿,手腕轻扬,鱼竿瞬间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一股巨大的力道从竿子末端传来。

“是大鲤鱼!” 老张赶紧跑过去,帮陈守义稳住鱼竿,“慢慢遛,别硬拽,顺着鱼的力道来!”

鲤鱼在水里拼命挣扎,时而往深水区冲,时而又往浅滩游。陈守义按照多年的钓技经验,慢慢放线、收线,脸上满是专注。约莫过了二十分钟,鲤鱼终于没了力气,被陈守义慢慢拉到了浅滩上 —— 那是一条三斤多的大鲤鱼,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嘴里还叼着半截枯草,显然是被 “枯草逗钓法” 吸引来的。

“好样的!守义!” 李师傅赶紧拿起抄网,把鲤鱼抄了上来,放在电子秤上 —— 显示屏上显示 “1.6 千克”,引得众人阵阵惊叹,“这是今天的最大渔获,老钓友组稳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钓友们也纷纷围过来,向陈守义请教遛鱼技巧。陈守义耐心地一一解答:“冰融期的鲤鱼力道大但耐力差,刚开始要顺着它的力道放线,等它没劲了再慢慢收线,别让鱼线绷得太近,不然容易断。”

上午十二点,垂钓大赛结束。经过统计,老钓友组以总重量 12.8 千克获得团体一等奖,新钓友组以 8.5 千克获得二等奖,李师傅钓的 “金背鲫” 和陈守义钓的大鲤鱼分别获得 “特色渔获奖” 和 “最大渔获奖”。颁奖仪式上,小满把 “开江纪念竿” 和电子版年鉴的终身会员资格颁给了获奖钓友,引得大家阵阵欢呼。

“接下来,咱们进行‘渔获公益捐赠’!” 王师傅拿着话筒,站在钓位旁,“今天大家钓的渔获,除了留几条自己吃,剩下的都打包好,咱们分发给小区的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让大家一起分享开江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