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江湾盛夏的亲子渔趣与文化延续

“小朋友们,大家好!” 小满拿着话筒,站在临时搭起的小舞台上,“今天咱们不仅要钓鱼,还要一起做饵料、学看鱼星,最后咱们还要评选‘最佳亲子钓手’,有小奖品哦!”

孩子们听到 “奖品”,顿时欢呼起来,举着小钓竿蹦蹦跳跳。小满笑着继续说:“首先,咱们来学做‘草莓味饵料’,大家看我手里的盒子 —— 里面有面粉、草莓粉、蜂蜜和温水,先放两勺面粉,再加一勺草莓粉,然后倒一点温水,慢慢揉成团,像揉橡皮泥一样,大家都会吗?”

“会!” 孩子们齐声回答,纷纷围到饵料桌旁,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始做饵料。有的孩子把面粉撒了一地,有的把草莓粉蹭到了脸上,像只小花猫,引得家长们阵阵笑声。小满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耐心地帮忙:“小朋友,温水要慢慢加,不然饵料会太稀;对,揉的时候要轻轻的,不然会散哦。”

陈守义站在旁边看着,眼里满是欣慰。这孩子不仅把钓鱼技巧变成了有趣的活动,还能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观察自然、尊重自然,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比任何钓技都珍贵。

上午九点整,亲子钓鱼正式开始。每组家庭都坐在自己的钓位上,孩子们握着小满准备的儿童钓竿,家长则在旁边指导。小满和李师傅穿梭在钓位之间,随时帮忙解决问题 —— 有的孩子不会挂饵料,小满就手把手教他们捏一小块饵料,轻轻挂在钩尖;有的家长调不好浮漂,李师傅就蹲下来,教他们如何通过浮漂的位置判断钩饵是否离底。

“爷爷,你看我做的饵料!”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手里的粉色饵料,兴奋地对身边的爷爷说,“小满哥哥说,用这个能钓上大鲫鱼!”

“对呀,咱们把饵料挂在钩上,扔进荷叶旁边的水里,耐心等一会儿,鲫鱼就会来咬钩了。” 小女孩的爷爷笑着说,帮她把饵料挂好,轻轻抛入水中。

没过多久,小女孩的浮漂突然动了一下,然后猛地往下沉。“有鱼!” 小女孩兴奋地喊道,双手紧紧握着钓竿,在爷爷的帮助下,慢慢往上提 —— 一条二两多的鲫鱼被钓了上来,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尾巴还在轻轻摆动。

“我钓上鱼了!我钓上鱼了!” 小女孩高兴得跳起来,举着钓竿向周围的人展示,引得其他孩子纷纷围过来看,眼里满是羡慕。

小满赶紧跑过去,给小女孩递了一个小奖状:“恭喜你成为第一个钓上鱼的小朋友,这是‘小钓手奖状’,继续加油哦!”

小女孩接过奖状,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让妈妈把鱼放进小水桶里,继续下钩。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荷叶塘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有的孩子钓上了小鲫鱼,有的钓上了小鲤鱼,还有的钓上了活泼的白条鱼,每个孩子的小水桶里都渐渐有了收获。家长们也渐渐放下手机,专注地帮孩子调漂、挂饵料,偶尔还会和旁边的家庭交流技巧,场面格外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