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效仿,在饵料里加了麸皮,果然,杂鱼少了很多,钓上的鲫鱼渐渐多了起来。小吴兴奋地说:“小满老师,您这方法太管用了!刚才还钓不上来,现在已经钓了三条了!”
小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也是跟渔具店王老板学的,咱们互相学习,才能进步更快。”
下午四点,实践环节结束。新钓友们都有收获,最少的也钓上了两条鲫鱼,最多的小吴钓上了五条,还钓上了一条半斤多的大鲫。大家围在一起,分享今天的收获,新钓友们纷纷表示,不仅学会了暮春钓鲫技巧,还感受到了江湾钓友的温暖,以后要常来。
老张看着眼前的场景,笑着说:“以后咱们每个月都办一次钓技教学,春天教开江钓,夏天教草窝钓,秋天教酒米钓,冬天教冰下钓,让更多人爱上江湾、爱上钓鱼!”
“好啊!” 众人纷纷响应,掌声雷动。
小主,
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西下,给江湾的水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钓友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小满把《江湾钓鱼年鉴》终稿样册分发给每个人,还在每本样册的扉页上签了名 —— 给老张的写着 “张爷爷,感谢您的部队钓技分享”;给李师傅的写着 “李爷爷,您的草窝技巧永远是榜样”;给王奶奶的写着 “王奶奶,您的绿豆汤和故事一样暖”。
众人拿着样册,脸上满是珍惜。刘医生说:“我要把样册放在医院的阅览室,让同事们也看看江湾的钓鱼文化。”
张老师也说:“我要把样册带给学生,让他们知道,除了课本,大自然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
众人沿着江湾的小路往回走,暮春的晚风带着槐花的甜香,吹在脸上格外舒服。小满走在中间,手里拿着笔记本,还在跟大家讨论下个月的教学计划 —— 五月教 “浅滩钓鲤技巧”,六月办 “亲子钓鱼活动”;陈守义、老张和李师傅走在旁边,聊着今年的钓点规划,夏天去水库的柳树林,秋天去江湾的芦苇荡,冬天还在老洄湾办冰钓;王奶奶则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样册,还在跟大家说着要把今天的照片洗出来,贴在小区的公告栏上,让更多人了解江湾的钓鱼教学活动。
回到小区,众人在门口道别,约定下周来拿印刷好的年鉴,下个月再聚开展 “浅滩钓鲤教学”。小满和陈守义回到家,老伴早已做好了晚饭,桌子上摆着用今天钓的鲫鱼做的鲫鱼汤,还有一盘槐花饼,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今天教学和年鉴审定怎么样?” 老伴笑着问道,给小满盛了一碗鲫鱼汤。
“特别好!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