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吃,我不饿。“谢文渊推开窝头,继续研究地图。
其实他早已饥肠辘辘,但他是领导,必须以身作则。
这天夜里,他们露宿在一个破庙里。寒风从破败的窗棂灌入,冻得人直打哆嗦。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为了鼓舞士气,谢文渊提议。
“好!“战士们立即围拢过来。
“讲什么呢?“谢文渊想了想,“就讲我们利剑分队在太行山的故事吧。“
他讲起了黑风寨之战,讲起了老虎岭突围,讲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战士们听得入神,忘记了饥饿和寒冷。
“科长,“一个年轻战士问,“你说我们能打赢鬼子吗?“
“一定能。“谢文渊坚定地说,“不是因为鬼子弱,而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正义。正义的事业,一定会胜利!“
这番话深深鼓舞了战士们。第二天,虽然依然饥寒交迫,但每个人的脚步都更加坚定。
半个月后,他们终于到达黄河北岸。只要渡过黄河,就是中条山区了。
但黄河天险,岂是那么容易渡过的?日军在所有的渡口都设了重兵,巡逻艇不停在河面上游弋。
“怎么办?“栓子望着滔滔河水,一脸愁容。
“等。“谢文渊只有一个字。
他们在黄河北岸潜伏了三天,终于等来了机会——一场罕见的暴风雪。
“就是现在!“谢文渊下令,“渡河!“
暴风雪中,能见度极低。日军的巡逻艇都回港避风,正是渡河的好时机。
他们找到一条被遗弃的木船,但太小,一次只能渡十个人。
“分批次渡河。“谢文渊安排,“我最后一批。“
战士们依次登船。风急浪高,小船在波涛中剧烈摇晃,随时可能倾覆。
第一批安全抵达对岸。第二批、第三批...当轮到谢文渊最后一批时,意外发生了。
一艘日军巡逻艇突然出现在河面上!
“快划!“谢文渊催促船工。
但为时已晚。巡逻艇发现了他们,机枪子弹如雨点般射来。
“参谋长小心!“一个战士猛地扑在谢文渊身上。
子弹击中战士的后背,鲜血瞬间染红了谢文渊的衣襟。
“小陈!“谢文渊抱住倒下的战士。
“参谋长...快走...“小陈气若游丝。
谢文渊双目赤红,举枪还击。其他战士也纷纷开火,与巡逻艇对射。
激战中,木船被打得千疮百孔,河水不断涌入。
“跳船!“谢文渊下令,“游过去!“
战士们纷纷跳入冰冷的河水。谢文渊最后一个跳下,临走前不忘带上受伤的小陈。
黄河水冰冷刺骨,湍急的暗流随时可能将人吞噬。谢文渊一手划水,一手拖着小陈,艰难地向对岸游去。
子弹在身边激起串串水花,但他毫不畏惧。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游到对岸!
终于,他们抵达了南岸。接应的战士们立即把他们拉上岸。
“小陈!“谢文渊查看伤员的伤势。
小陈已经停止了呼吸。这个年仅十八岁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参谋长。
谢文渊轻轻合上他的眼睛,泪水混合着河水滑落。
“安息吧,同志。你的血不会白流!“
站在黄河南岸,回望北岸的太岳山,谢文渊心中百感交集。这一路,他们穿越千里,历经艰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但代价是惨重的:出发时的一百人,现在只剩下七十三人。二十七个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征途上。
“参谋长,“栓子轻声问,“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谢文渊整了整湿透的军装,目光坚定:“去找中条山的弟兄们。新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风雪依旧,前路漫漫。但特别支队的战士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知道,每前进一步,就离胜利更近一步。
在这条用鲜血铺就的征途上,他们将继续前进,直到把鬼子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