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卧虎藏龙

荆州,荆州! 巷野 2652 字 16小时前

民国三十三年(1944)三月的太岳山,春寒料峭。谢文渊站在新搭建的沙盘前,手中的教鞭轻轻点在卧虎山的模型上。沙盘做得极其精细,连日军仓库的通风口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参谋长,这是刚侦察到的情况。“侦察连长杨得志风尘仆仆地走进指挥部,递过一沓手绘的图纸,“鬼子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处暗堡。“

谢文渊接过图纸,眉头微蹙。日军的防卫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密,看来这次行动不会轻松。

“说说具体情况。“

“仓库主体在山腹中,有三个出口。主出口有一个小队把守,配有两挺重机枪。另外两个备用出口比较隐蔽,但也都设有哨卡。“杨得志指着图纸,“最麻烦的是,鬼子在制高点设置了观察哨,可以监控整个山谷。“

指挥部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强攻无异于自杀。

“看来只能智取了。“谢文渊沉思片刻,“得志,你带几个人,化装成樵夫,把卧虎山的地形再摸一遍。特别是那些采药人走的小路。“

“是!“

杨得志离开后,谢文渊独自对着沙盘出神。卧虎山地形复杂,洞穴纵横,这既是难点,也可能成为突破口。

三天后,杨得志带回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们在卧虎山北麓发现了一个被杂草掩盖的洞穴,直通山腹!

“确定能通到仓库吗?“谢文渊问。

“我们往里走了大概一里多地,听到了日军的说话声。“杨得志兴奋地说,“而且闻到了汽油味,肯定是仓库没错!“

机会来了!但谢文渊依然保持冷静:“洞口隐蔽吗?“

“非常隐蔽,在一处瀑布后面。要不是有个老采药人带路,根本发现不了。“

作战计划很快制定。谢文渊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他亲自带领,从洞穴潜入;一路由杨得志指挥,在正面佯攻;第三路作为预备队,由陈赓司令员亲自掌握。

行动前夜,谢文渊特意去看望了参战部队。战士们正在检查装备,擦拭武器,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

“怕吗?“他问一个年轻战士。

“有点...“战士老实回答,“但想到能端掉鬼子的仓库,就不怕了。“

谢文渊拍拍他的肩膀:“记住,越怕越要冷静。活着回来,才能继续打鬼子。“

子时整,部队悄然出发。谢文渊带领的潜入小队只有二十人,但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手。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连火把都没打,全靠月光和记忆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

瀑布在夜色中轰鸣。拨开垂挂的藤蔓,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显露出来。

“我打头。“谢文渊率先钻入洞中。

洞穴内阴暗潮湿,脚下是滑腻的岩石。越往深处走,日军说话的声音越清晰。

“停!“谢文渊突然举手示意。

前方隐约传来脚步声,是日军的巡逻队!队员们立即隐蔽,屏息凝神。

巡逻队从距离他们只有十几米的地方经过,皮靴踏在岩石上的声音在洞穴中回荡。等脚步声远去,谢文渊才松了口气。

继续前行约五百米,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下仓库呈现在他们面前!

仓库里堆满了物资:成箱的弹药、桶装的汽油、袋装的大米...更让人惊喜的是,还有几门崭新的步兵炮。

“发财了!“一个战士小声惊呼。

“动作要快!“谢文渊下令,“安装炸药,重点炸毁弹药和汽油。“

队员们迅速分散行动。但就在他们安装炸药时,意外发生了——一个起夜的日军士兵发现了他们!

“敌袭!“日军士兵大声呼喊。

刹那间,警报声响彻整个仓库。

“执行第二方案!“谢文渊当机立断。

所谓的第二方案,是固守待援。小队迅速占领有利位置,与涌来的日军展开激战。

枪声在密闭的空间里震耳欲聋。日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地形限制了他们的兵力展开。谢文渊小队凭借精准的射击,暂时压制住了日军。

“参谋长!鬼子从后面包抄过来了!“一个战士报告。

谢文渊回头,看见另一队日军正从他们来的方向扑来。退路被切断了!

“准备突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外面突然响起震天的呐喊声。杨得志带领的佯攻部队开始行动了!

趁日军分心之际,谢文渊带领小队发起猛烈冲击。里应外合之下,日军顿时陷入混乱。

“引爆!“

随着谢文渊一声令下,安装在关键位置的炸药相继爆炸。震耳欲聋的巨响中,整个山体都在颤抖。弹药殉爆的火焰冲天而起,将夜空映得如同白昼。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