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岁月温茶

曼陀山庄的茶花在冬末绽开最后一轮芳华时,江湖已悄然换了模样。

少室山的残垣断壁上长出了新草,曾被少林七十二绝技搅得鸡飞狗跳的武人们,要么成了残废,要么收敛了野心,躲回各自的山头舔舐伤口。没有了少林这座“武林泰山北斗”压着,也没有了萧峰、慕容复这些搅动风云的人物,江湖竟迎来了难得的平静。

赵康对此并不意外。他坐在山庄的水榭里,看着李青萝与梅兰竹菊在湖面的画舫上对弈,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石桌。桌上摆着一套新得的古琴,琴身是千年桐木所制,琴弦泛着莹润的光泽,是从逍遥派一处隐秘的藏宝库中寻来的。

“先生,该落子了。”画舫上的竹探出头来,朝他挥了挥手。她们五人玩的是联棋,李青萝与梅一组,兰与菊一组,赵康则作为“公正”的旁观者,偶尔替落子慢的一方补棋。

赵康笑着摇头:“你们玩,我这局是‘观棋不语’。”

他的目光落在水面上,阳光透过茶花的缝隙洒下,在碧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这平静,或许只是暂时的,但至少此刻,能让人安心享受。

萧峰最终还是回了辽国。听说耶律洪基对他委以重任,封了南院大王,执掌燕云一带的军政。消息传来时,江南的茶馆里有人骂他“认贼作父”,也有人叹他“身不由己”,但更多的人,只是摇摇头,继续喝自己的茶——对寻常江湖人而言,一个契丹人的命运,远不如下一餐饭重要。

段誉则带着木婉清和钟灵回了大理。听说他登基成了世子,开始学习处理朝政,偶尔还会派人送来大理的好茶,附信说“想念先生的逍遥御风,若有暇,可来大理品茗”。赵康每次都回信说好,却从未真的动身——大理的风花雪月虽好,终究不如曼陀山庄的茶来得顺口。

至于虚竹,早在少林那场乱局中就没了踪迹。赵康甚至记不清是自己动手,还是被混乱中的流矢所伤,反正那个捧着少林戒律、一脸木讷的小和尚,就像从未出现过一般,消失在了江湖里。

“少了个有趣的人。”李青萝弃了棋子,走到水榭边,接过赵康递来的茶盏,“听说他本是少林的私生子,身世可怜得很。”

“可怜之人,未必没有可恨之处。”赵康道,“他那套‘佛法无边’的说辞,听着就烦。与其让他日后被人利用,不如早早退场干净。”

李青萝知道他的性子,看似淡然,实则眼里容不得沙子。那些打着“慈悲”“道义”幌子行龌龊事的人,最是让他不齿。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赵康取出那把新得的古琴,盘膝坐在石台上调试琴弦。琴音清越,如流水过石,瞬间压过了湖面的笑语。

“这是《广陵散》?”李青萝侧耳倾听,眼中闪过一丝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