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风吹叶子响,根在土里藏

而林晚,则沿着数据的藤蔓,一路追查到了这次活动最初的发起者。

结果让她大吃一惊。

那个女孩,竟然是M00006号种子库中的一员——那是基金会早期筛选出的,具有极高共情能力,但也因此被评估为“共情过载风险”的重点观察对象。

档案记录显示,她曾因过度介入同学的家庭矛盾,试图扮演“拯救者”而引发混乱,一度被暂停了种子资格。

然而,在最新的活动记录中,林晚却看到了另一面。

女孩带领着她的团队,制定了一份详尽的《青少年代述伦理守则》,其中最核心的,是她们自己提出的“三不原则”:不代言痛苦,只陈述事实;不替代选择,只提供视角;不公开指认,只在家庭内部沟通。

林晚看着屏幕上女孩清秀的侧脸,和那份条理清晰的守则,久久无言。

她调出女孩的档案,删除了“共情过载风险”的标签,在那个空白的位置上,她停顿了许久,最终敲下了五个字:“新的守门人”。

随后,她将档案编号,从代表“观察”的M00006,升级为了代表“核心”的M00011。

这个春雨淅沥的夜晚,苏霓独自一人来到了基金会的记忆展览馆。

她站在那棵巨大的银杏树全息投影前,无数金色的叶片缓缓飘落,每一片叶子上都承载着一条被收录的声音波纹。

她伸出手,指尖轻触那些在空中浮动的虚幻波纹,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声音里蕴含的温度。

她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有欣慰,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转身准备离开时,门外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和压低了的交谈声。

苏霓下意识地退回展厅深处的阴影里。

只见门缝下,几个穿着校服的身影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塞进来一封信。

借着走廊的微光,苏霓看清了信封上用蓝色水笔写下的一行字:“我们想在这里建一个‘未来信箱’,用来收集那些……还没准备好被说出口的话。”

孩子们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夜里,轻快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苏霓走到门边,没有立刻拾起那封信。

她静静地看着门外,雨还在下,庭院里的树影在风中摇曳,仿佛无数细小的声音,正在湿润的泥土深处,彼此轻轻应和。

夜雨终歇。

当次日清晨的第一缕曦光刺破云层,照亮这座刚刚被洗礼过的城市时,基金会数据中心,那台负责监控所有底层逻辑和异常触发的、常年沉寂的“守望者”服务器,毫无征兆地,亮起了一盏淡蓝色的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