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到账的喜悦迅速被沉重的责任感取代。资金的注入如同给一株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树苗施了肥,若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建立更强健的根系和更有序的枝干。陈默和林薇深知,依靠个人英雄主义和扁平化冲锋的草莽阶段必须结束了。“智伞”迫切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管理升级,通过制度化建设和流程再造,将过往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沉淀下来,支撑公司走向更远的前方。
一、 成长的烦恼:无序扩张的隐患
随着区域扩张和事业部裂变,之前被生存压力掩盖的管理问题开始凸显。
各事业部自行采购办公用品,导致无法享受集采折扣,行政成本悄然上升。
技术团队在支持不同事业部时,优先级全靠“刷脸”和争吵,缺乏统一的评审机制,导致资源分配不公,重要但不紧急的基础设施优化被一再推迟。
新员工大量涌入,对公司文化、业务流程一知半解,培训依赖老员工“传帮带”,效果参差不齐,风险暗藏。
财务报销流程繁琐,一张发票需要经过五道审批,员工怨声载道,财务部门也疲于核对。
缺乏清晰的岗位职责描述和晋升通道,导致员工职业发展迷茫,内部协作时常因权责不清而产生推诿。
这些问题如同暗礁,在“智伞”这艘加速行驶的船下若隐若现,稍有不慎便可能船毁人亡。
二、 制度筑基:从人治到法治
林薇牵头,联合人力资源、财务、法务及各大事业部负责人,成立了“制度建设委员会”。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制定繁文缛节,而是建立公司运营最基本的“交通规则”。
1. 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预算编制、费用报销、采购审批的权限和流程。设立了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小额费用授权至事业部负责人,大额支出需经林薇乃至陈默最终审批。同时引入线上报销系统,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并将合规要求嵌入系统,从源头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