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真理在朝廷

“……查孔府罪证,桩桩件件令人发指:泗水县佃户孙老实,因不愿献田,被孔家家丁打断双腿,扔到乱葬岗饿死;万历四十三年兖州大旱,孔家私吞赈粮三万石,导致数千百姓流离失所;更有甚者,孔胤植祖父去世时,强制十名名幼童殉葬,活埋于墓道之中……”

人群顿时哗然!

“天杀的孔家!竟然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一个老农模样的男子愤愤地说道,

“皇爷处置得好!这等恶徒,不配为什么劳什子圣人后裔!”

“皇爷圣明啊!这些士绅哪个不是这般作恶?如今总算有人替咱们老百姓做主了!”

“怪不得皇爷要废了衍圣公,原来孔家背地里干了这么多缺德事!”

不远处,国子监的陈瑜、李默然、王子谦三人,正站在茶馆檐下,各自捧着刚买的报纸细读。

“看来...我们之前都误解陛下了。”青衫书生陈瑜轻声道,眼睛直直的盯着报纸上的那行‘孔门第六十四代孙孔胤植顿首谨檄’。

他想起月前还与同窗非议皇帝“不尊圣道”,此刻脸上不禁有些发烫。

“诚哉斯言!”一旁的李默然接话,

“你们发现没有?最近几期刊载的历史考证,引经据典,证据确凿,许多内容闻所未闻。譬如这段引文,出自《元史稿本》《金虏记事》……这都是宫中秘藏。若非陛下特许刊印,我等此生恐怕都无缘得见。”

最年轻的灰衣书生王子谦突然激动地说:“快看陛下写的这句!”

他指着一行字,激动地念出来,“读书明理,首在求真;治学之道,贵在明辨。勿为成见所缚,勿被虚名所惑,当以史为镜,以实为据。”

读到这里,他忽然顿住,放下报纸,眼中若有所思。“以往我们总以为‘真理在圣贤书里’,可陛下告诉我们,真理在史料里,在实务里!”

陈瑜长叹一声:“可笑我们从前以清流自居,实则人云亦云。《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今往后,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世界了。”

王子谦年轻气盛,忍不住拍案道:“正是!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