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方暂停了突进动作,在远处重新集结。沈逸知道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刚才那一击虽然成功,但暴露了问题——星语的操作习惯和林悦完全不同,节奏偏快,容易抢技能。
他调出策略模拟空间,输入当前战况数据。系统迅速生成三套应对方案。他选了最稳妥的一套:放弃双控链打法,改为单线牵引配合区域封锁。
“星语,你只负责左路。”他说,“看到目标进入通道就放技能,不用等我指挥。”
“明白。”
“小舟,护盾重心往右移,留出中间通道诱敌深入。”
两人同时响应。战场阵型悄然变化,由原来的紧密防守转为半开放式布局。中间地带看似空虚,实则埋着陷阱。
敌方果然再次行动。
这次他们改用轮转突刺战术,两名队员交替前进,一人佯攻,另一人藏在后方准备偷袭后排。
沈逸盯着数据流,发现突击者的能量恢复周期有0.7秒延迟。每次技能释放后,会有短暂的停顿。
“等第二波起手。”他低声说。
敌人逼近。第一个冲上来的人释放技能,被护盾挡住。紧接着第二个身影从侧翼跃出,直扑后排。
就是现在。
“小舟,缩盾。”
护盾收回瞬间,星语的震荡场再次触发。那人跳到一半,落地时脚下震动,身形不稳。
沈逸抬手结印,银色符文扩散,将其短暂定住。小舟立刻补上压制光束,星语接上控制技。三人配合流畅,没有一丝拖沓。
敌人挣扎几下,最终倒地。
全场响起掌声。导播镜头切到观众席,一片沸腾。苏瑶的声音激动起来:“夜莺团队完成反杀!在减员的情况下稳住了阵脚!”
沈逸没有放松。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对手不会继续用同样的方式进攻,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可能有新的变化。
他低头看了眼通讯面板,林悦的状态栏显示已离线,医疗人员正在处理她的伤势。暂时无法回归。
星语的表现比预期稳定。她虽然缺乏默契,但反应快,执行力强。只要不让她做复杂判断,单纯执行命令反而能发挥优势。
“接下来我们改为主动牵制。”沈逸说,“不再守,要逼他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