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练走位练了七天,每天死上百次。不是为了变强,是为了不被当成软柿子捏。后来我发现,只要他们觉得我能赢,反而会更狠地压我;可一旦他们觉得我弱,就会松懈——而那时候,才是我真正能反杀的时候。”
张锐盯着湖面:“所以你现在用这个身份,也是在利用他们的判断?”
“身份只是工具。”沈逸望着湖水,“真正有用的,是他们对‘夜莺’的认知——她会出现,但不会立刻交战;她会走位,但不会硬拼。你们刚才的焦虑,是因为你们在拼命证明自己‘没做错’,而不是在思考‘敌人会怎么想’。可真正的博弈,从来不是我们做什么,而是我们让敌人相信什么。”
林悦低声说:“可我怕……怕自己反应不够快。夜莺出现的时候,我的小队必须立刻压上视野,可每次我都犹豫半秒,怕节奏乱了。”
“那半秒,是因为你在想‘如果错了怎么办’。”沈逸看向她,“可敌人不会等你准备好。他们只会看信号——夜莺出现,就是信号。你不需要完美执行,你只需要相信这个信号本身就有力量。就像我当初,不是靠操作赢的,是靠他们‘觉得我能赢’的那一刻,反手打崩了他们。”
王哲抬起头:“可我们练了这么多遍,系统还是判定‘错觉失效’。是不是我们……还不够默契?”
“不是不够默契。”沈逸调出一道悬浮界面,没有数据图表,只有一段回放——夜莺在边路露头,张锐切入,林悦小队推进,王哲控线。一切看似流畅,但沈逸在关键帧上打了三个标记。
“第一,张锐的切入角度比推演早了0.3度。不是大问题,但足够让敌方辅助察觉异常;第二,林悦小队压上时,走位太整齐,像训练模式,真实战斗中没人会这么规整;第三,王哲在中路施压时,技能释放间隔比平时短0.2秒,暴露了急迫感。这些细节单独看都不致命,但合在一起,会让对手产生‘他们在按剧本走’的直觉——而一旦他们意识到这是设计好的,轻敌心理就会消失。”
张锐握紧了拳头:“所以我们到底该怎么打?”
“别想着‘怎么打’,要想‘怎么让他们以为他们看懂了’。”沈逸关闭回放,“真正的战术,不是我们多精准,而是我们能让对手在‘自以为正确’的时候,做出最错误的决定。你们现在的压力,是因为太想赢。可真正的准备,是哪怕输了,也能立刻站起来。”
林悦望着湖面倒影,轻声问:“那……你会一直用‘夜莺’这个身份吗?”
沈逸没有回答,只是抬手轻碰铃铛。一声极轻的震颤扩散开来,火光微微晃动,像是被无形的风拂过。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