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生荣亡哀,厥声载路(中)

丧服还没送到,他一身大红官服分外显眼。

但他目光坚定,毫不在意,神色虔诚得如同一个殉道者。

或许,他对天启的忠诚比这寝宫内绝大多数身穿孝服的人都更真诚。

他早就厌倦了朝堂上的党争不休。

如果不是天启有振作之意,他也有辅弼之心,他早回老家抱小孙子了。

他不能允许孙承宗做权相,他是了解太子的。

太子虽小,但性格坚定,是天生的帝皇之资。

信王根本没法和太子的聪慧相比,敢让信王监国,必然埋下无穷隐患。

大明第二次叔侄相争,迟早爆发。

张皇后担忧的看着来宗道,迟疑了片刻,还是开口:

“来先生,为何会闹成这样?陛下刚——”

来宗道看向张皇后,又看了看任皇贵妃。

这两个女人都不行啊,还不如一个三岁幼童。

“殿下不必担心,太子会处理好的。”

【制曰:

朕荷天眷命,御宇多年,今遘危疾,自知弗瘳。

皇太子慈炅天姿明粹,孝友夙成,即皇帝位。

皇后张氏端肃有仪,贵妃任氏诞育元良,着共垂帘听政。一应章奏,两宫用玺后发内阁票拟。凡祭祀、选官、调兵事,须经慈庆宫用宝。

辅臣黄立极、孙承宗、来宗道忠谨可托,每日辰时诣乾清宫进讲。

诸王勋戚各守藩邸,非诏不得入京。

中外臣工务持大体,丧仪毋得过费,其遵行毋忽。

天启八年四月十一日】

“来公忠谨!”

朱慈炅闭目沉思,缓缓点评道。

张瑞图上前,“皇上,此诏可用,但孙承宗之名应该除去。”

朱慈炅不置可否。

“卢伴,你去看看黄先生拟好没,拟好送来。”

翰林院负责拟诏的两人孙之獬和黄锦被召来拟诏时都是懵逼的,黄锦更是刚刚帮来宗道拟过了。

他正和孙之獬低语,何时可以出乾清宫,孙来二公这次谁更有把握。

然后就看到黄立极黄首辅来了,施凤来紧跟其后,李国普也磨磨蹭蹭的跟着。

黄首辅的“病”看来是好了,呼吸匀称,一举一动都重新找回了大明首辅的霸气。

“重拟遗诏。”黄首辅扫了眼几个翰林词臣。

翰林老大钱士升不买帐,借口去拿素服,先溜为敬。

黄孙二人面面相觑,黄锦一摊手,“你来。”

孙之獬只好上前,还好,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

小孙还是很懂事的,书法也不错,人品虽差,不是还没机会暴露吗?

朱慈炅还没见过他,不然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很可能就不是客氏而是他了。

吹干笔墨,黄首辅仔细检查,果然完全是自己的意思,对小孙很满意。

施阁老表示完全赞同,李阁老也没有多余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