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沐津是有点后悔找苏授让他推荐苏家子弟到自己麾下来任官的。
果然,苏家的头铁一脉相承。
和南凉县才凄惨的不到五万人相比,三安郡的人口平均下来,每个县都是过八万的。虽然遭受了叛军的荼毒,但三安郡的底蕴并没有破坏多少,不像南凉县,最凄惨的时候人口连三百都没了。
只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恢复生产,收上来的钱粮就让沐津的脸皮子不停抽筋。
可惜的是,三安节度使府的长史和司马都是苏家人。
这两公私分明的家伙,对节度使府的库藏看得那叫一个严,沐津想给家里弄点补贴压根就不成。
王府的府库,还是靠着南凉县的租子撑着。
郁闷。
郁闷归郁闷,沐津却是大加赞赏苏塘和苏坪,因为他们说的确实在理。
今天分不清王府的府库和节度使府的府库,将来得了天下,也会分不清皇室的私库和朝廷的国库。
要知道,哪怕是颇多诟病的文宗先帝,都还是做到了公私分明。当然,自己那个父皇沐辰,就不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了。
从国库挪钱到内库都不知道干过多少次了。
还好,苏塘和苏坪也给沐津打了欠条。两个人将这次平乱中用了王府多少钱粮,算得那叫一个清楚。将账本清算完毕后,两人就打了个为期五年的欠条,利息为月五厘。
见两人这样较真,沐津是很无语的,打欠条无所谓,算利息就没有必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