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将士都是绝对的忠诚的。

“继续战死已经没意义了,沙陀族的香火还需要你们去绵延!”

李存勖说话的时候,王守义到了城下,笑看着李存勖,这次他虽然损失惨重,重骑兵伤亡大半,但这些都是可以后续补充起来的,但李存勖的沙陀族骑兵已经所剩无几,并且全部溃逃了。

“李存勖,今日之结果你是否预料到了?”

“王守义啊,今日之我,也就是明日之你,何须嘲讽于我?”

“我不会和你一样,你明明还有退路,却偏要占据根基不厚的幽州,如今被困死此处,还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全是你的过错!”

王守义觉得自己到了这个时候,一定会做出理智的选择。

“你我争斗,无非就是为了这皇位以及天子气运,朕虽然错了,但不会认输!来人,宣朕旨意!”

此时,有将领用浑厚的音宣布道:

“昔者朕凭百战之功,登九五之位,然今幽蓟之地,兵围孤城,粮尽援绝,外无勤王之师,内无固城之卒,此非天亡朕,实朕自取之也。

践祚当日,立志兴唐,然官吏贪暴者未除,百姓疾苦者未恤,边庭戍卒者未安,宗庙祭祀者未敬。以致天下离心,群盗蜂起,黎民流离,白骨露于野。

此皆朕之过也!若再恋栈帝位,必致战火蔓延,神州陆沉,朕何面目见大唐列祖列宗于地下?

当此危局,社稷不可无主,兆民不可无依。朕思李唐皇室宗亲夔王李万年,素性仁厚,德望素著,沉毅有谋,轻徭薄赋,民皆称善;居朝则直言敢谏,屡纠朕之过失。其既属皇室正统,又得民心士望,实乃监国理政之最佳人选。

今朕谨以宗庙社稷为重,俯顺舆情,即日退位,去帝号,归藩于晋。特诏命夔王李万年为监国,总领天下兵马,代掌朝政。

凡百官任免、军国大事、赋税徭役,皆由监国裁决;其当速遣使者,抚慰藩镇,止息兵戈,赦免无辜,招抚流民,复民生产!

朕唯愿监国能承续李唐血脉,挽社稷于将倾,救万民于水火,使天下重归太平!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同光二年 初夏!”

话音落下,王守义看到李存勖身上的气运之力散去大半。

“李存勖,你不得好死!”

王守义的愤怒之声,笼罩整个幽州城内外!

李存勖看着王守义露出讥讽的笑容:“此刻,我理解了朱友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