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赵佶志得意满地坐在龙椅上(他不敢立刻坐上,只是设座于御阶之下),听着心腹太监宣读着一道道“敕令”:
“奉天承运太上皇帝敕曰: 咨尔秦桧,忠勤体国,虽有小瑕,不掩大瑜。着即起复,拜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总揽朝政,匡扶社稷!”
“何栗、张叔夜,附逆秦王,蛊惑圣听,败坏朝纲,罪无可赦!着即革去一切职司,锁拿下狱,交有司严审!”
“各地巡按钦差,所行‘新政’,多为苛政,扰民害国,着即一律废止!所有钦差就地解职,听候朝廷发落!其随行人员,即刻拘押!其所查田亩账册,一律封存,待朝廷派员复核!”
“八百里加急,传送各府州县,不得有误!”
一道道乱命传出,标志着旧党势力的全面反扑与清算的开始。整个帝国的官僚体系,即将陷入巨大的混乱与动荡。
更令人心悸的消息接连传来:
“报——!康王殿下大军前锋已抵达徐州!沿途州县,望风归附!不日即可会师汴梁城下!”
紫宸殿上的勋贵们闻言,更是喜形于色,仿佛已经看到大局已定,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然而,他们并未注意到,或者说刻意忽略了一道如同丧家之犬般、却蕴含着无限杀机的身影——
东华门附近,一条隐秘的排水涵洞下,浑身污泥、多处负伤的岳林,艰难地爬了出来。他回头望了一眼杀声震天的皇城,眼中滴下血泪。他不敢耽搁,辨认了一下方向,如同鬼魅般潜入附近的坊市。
半个时辰后,一骑快马如同离弦之箭,从汴梁城西南角一座因混乱而守备松懈的废弃水门缺口处,猛然冲出!马上的骑士伏低身体,狠狠抽打着马臀,向着西方,疾驰而去!
身后,传来叛军惊怒的呼喊和零星的铳声,但很快被远远甩开。
岳林顾不上包扎伤口,任由鲜血浸透战袍,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冲出重围!向西!向西!去吐蕃!找到父帅!
勤王!
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