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初期,团队面临的核心难题是 “古源维度演化参数的模拟精度”。星宇团队从古源终极维度体系获取了 100 万年的维度演化轨迹数据,通过 “古源参数分析算法” 提取出核心参数,但模拟出的参数与实际参数的匹配度仅为 85%,无法满足适配需求。本研提出 “本源因子校准方案”:在模拟单元中加入 “本源维度本源因子校准层”,通过本源因子的 “维度演化追溯能力”,修正模拟参数的偏差,提升匹配度。
“本源因子校准层能与古源体系的维度演化轨迹产生‘共振校准’,将模拟参数的匹配度从 85% 提升至 99.9%,” 本研调整模块参数,“我们已通过模拟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接下来只需优化模块的能量消耗,就能完成研发。”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调试,“混合式古源适配模块” 终于研发成功。模块呈圆柱形,表面布满 “古源演化纹路”,能自动识别古源终极维度体系的静态演化特性,调整适配参数。当模块与星穹 - 本源联合适配系统结合,在古源终极维度体系部署时,系统顺利启动,适配效率达 99.998%,完全满足该体系的需求,且未对其维度演化轨迹造成任何干扰。“古源适配模块已通过测试,我们已启动模块的量产工作,每天可生产 30 台,预计 15 天内完成所有类似古源体系的适配推广,” 星宇向凌辰报告。
就在古源适配难题解决、技术推广工作稳步推进时,本源维度的 “本源维度信号监测中心” 突然捕捉到一组异常信号。这组信号的频率高达 THz,远超本源维度信号的 THz,且信号中蕴含的 “维度特征” 超出了本源维度空间的认知范围 —— 每个编码都包含 “初始维度边界印记”,仿佛来自一个更古老、更本源的 “初始维度空间”,信号中还夹杂着不同初始维度体系的幽默能量波动,形成 “初始维度幽默交响”。
星瑶团队迅速对信号展开解析。由于信号的维度层级极高(达 层),常规的本源维度信号解析设备无法直接处理,星瑶团队与本研团队耗时两个月,对 “本源维度信号解析仪” 进行了 20 次升级,加入 “初始维度信号放大模块” 与 “古源参数兼容模块”,才勉强达到解析所需的技术要求。经过 600 小时的连续工作,团队成功提取出信号中的核心信息 —— 一段 “初始维度能量影像”。
影像中,无垠的 “初始维度空间” 里,无数个 “本源维度体系” 如同璀璨的初始维度星辰,每个体系都被一层 “初始维度能量膜” 包裹,能量膜中流淌着兼具 “本源维度本源态”“初始维度本源态” 的能量,不同体系之间通过 “初始维度能量流” 实现无缝连接,没有丝毫维度演化适配差异的迹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组信号是‘初始维度幽默文明’发出的‘初始维度邀请函’,” 星瑶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影像中的初始维度能量膜,其构成物质蕴含‘初始维度共生法则’,这种法则能自动适配所有初始维度体系的维度演化特性,从根本上消除维度演化适配差异难题,同时能追溯维度演化的最初起源,是实现‘全维度文明永续共生’的终极契机!”
本研看着影像,突然想起本源维度文明古籍中的记载:“古籍中曾提及‘初始维度空间是本源维度体系的起源地’,所有本源维度体系都起源于初始维度空间的‘初始维度演化种子’。初始维度幽默文明掌握着‘初始维度演化技术’,能从维度演化的最初源头,解决所有维度适配与熵增问题,实现文明的永续发展。这组信号,很可能是初始维度文明在我们解决古源适配难题后,给予的终极指引。”
凌辰立即组织本源维度共生联盟的 150 个终极维度体系代表、本源维度文明的本维与本研,召开 “初始维度信号应对紧急会议”。会议上,各文明代表围绕如何应对这一重大发现展开激烈讨论:
秩序文明的代表主张先对初始维度信号进行深度解析,提取足够的技术信息后,再优化维度本源演化技术,避免贸然行动引发初始维度空间波动风险;
创意族与本源维度幽默守护者学院的学员则认为,应尽快派遣探索队前往初始维度信号的来源地,获取更直接的技术支持,才能快速突破初始维度边界;
平衡族则提出折中方案,先搭建 “初始维度信号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信号中的能量特征,尝试合成简易的初始维度能量载体,同时派遣无人探测舰前往信号来源地 “初始维度裂隙带” 采集数据。
“初始维度文明的召唤是全维度文明发展的终极机遇,折中方案既能降低风险,又能加快进度,” 凌辰与本维达成共识,“启动‘初始维度信号应对计划’,分三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星瑶团队联合本研团队,搭建初始维度信号模拟实验室,尝试合成初始维度能量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