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云天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1985年的月球区,刚完成生态改造,可能在开采颜料原料时,意外混入了地下的星尘粉末。这些星尘粉末本身就具有承载能量的特性,再加上近期活跃的虫洞能量,两者结合,让颜料层成为了时空影像的载体。”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这幅画的作者当年创作时,应该是亲眼见过画中的草原和牧民场景,这些场景的记忆能量被星尘粉末吸附。当虫洞能量达到一定阈值时,星尘粉末就会将这些记忆能量与对应的时空节点连接起来,形成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流动’,也就是画中场景与1985年的真实时空重叠。”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团队对画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能量模拟实验。他们将虫洞能量通过特殊设备导入颜料层,果然,画中的云朵再次开始流动,牧民的身影也隐约浮现,虽然没有之前那么清晰,但足以证明他们的推测是正确的。
“这是一个重要的新认知。”叶云天召集团队召开了临时会议,指着屏幕上的颜料成分分析报告说道,“之前我们发现的穿越媒介,无论是钥匙、戒指、匕首,都是具体的‘物品’,但这幅画的情况不同——真正的穿越媒介不是画纸或画框,而是附着在画纸上的‘颜料’,更准确地说,是颜料中含有的星尘粉末。”
他拿起那份颜料样本,语气坚定:“这意味着,穿越媒介不仅可以是‘物品’,还可以是‘附着特殊物质的载体’。只要某个载体(如画纸、布料、木材等)上附着了能吸附虫洞能量的特殊物质(如星尘粉末),就有可能成为穿越媒介,触发时空异常。”
林月瞳补充道:“这个发现拓宽了我们的搜索范围。之前我们重点排查的是有年代感的日常旧物,但现在看来,任何附着了特殊物质的载体,无论新旧,都可能成为穿越媒介。比如含有星尘粉末的布料、涂有特殊颜料的家具,甚至是沾染了未知能量物质的衣物,都需要纳入我们的排查范围。”
“而且,这种‘附着型载体’比传统的物品媒介更隐蔽。”团队中的年轻研究员补充道,“传统物品媒介有明显的年代感和实体特征,容易识别,但附着型载体可能看起来和普通物品没什么区别,很难发现,风险也更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云天点了点头,表情严肃:“所以,我们必须调整排查策略。一方面,继续排查有年代感的日常旧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含有特殊物质(尤其是星尘粉末)的载体的检测。联系联盟的地质部门和材料部门,收集所有已知的特殊能量物质信息,建立‘特殊物质数据库’,然后对各个区域的旧物、艺术品、建筑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含有特殊物质且附着虫洞能量的载体,立刻封存管控。”
会议结束后,团队立刻行动起来,“特殊物质数据库”的搭建工作迅速展开,各个区域的排查范围也随之扩大。而那幅《草原初晴》油画,则被小心翼翼地运回实验室,存放在特制的能量隔离柜中,成为了研究“附着型穿越媒介”的重要样本。
叶云天和林月瞳站在隔离柜前,看着画中静止的草原和云朵,心中感慨万千。这幅记录了月球区早期历史的油画,原本只是一件普通的艺术品,却因为颜料中混入的星尘粉末,成为了连接过去时空的桥梁,也为他们揭开了穿越媒介的新面纱。
“星尘粉末是古外星生物的遗留物质,这已经是第二次在穿越媒介中发现它了。”林月瞳轻声说道,“你说,这些星尘粉末和虫洞活跃之间,会不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联系?”
叶云天陷入了沉思:“很有可能。星尘粉末能吸附虫洞能量,成为穿越媒介的核心,这绝不是偶然。或许这些古外星生物当年就掌握了时空技术,星尘粉末就是他们研究时空的产物。而近期的虫洞活跃,可能就是这些星尘粉末引发的,也可能是虫洞能量激活了沉睡的星尘粉末,两者相互作用,才导致了这么多时空异常事件。”
他看着画中的牧民身影,眼神变得深邃:“不管真相是什么,这幅画都给我们提供了关键线索。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排查更多的穿越媒介,还要深入研究星尘粉末的来源和特性,这或许是解开虫洞活跃根源的关键。”
隔离柜内,《草原初晴》的颜料层泛着微弱的能量光泽,仿佛在呼应着叶云天的话。画中的草原依旧静谧,云朵依旧静止,但叶云天和林月瞳都知道,这幅看似普通的油画背后,隐藏着关于时空、关于古外星生物的巨大秘密。而他们的探索之路,也因为这个新认知,变得更加广阔,也更加充满挑战。
实验室的灯光照在画作上,将草原的青绿、天空的淡蓝映照得格外清晰。叶云天和林月瞳都清楚,这只是“附着型穿越媒介”的第一个发现,在M27星球的各个角落,或许还有更多附着着特殊物质的载体,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去研究、去管控。而每一次发现,都离虫洞的真相更近一步,也离守护时空稳定的目标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