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二步,搭建‘河道清淤系统’,疏通青川河。”他继续说道,“我们带来了M27的‘暗物质泥沙分离设备’,这种设备能漂浮在水面上,通过暗物质能量场,快速分离河水与泥沙,泥沙被压缩成固态块,用于填充冲沟、加固堤坝;净化后的河水顺着河道流淌,恢复正常水流。同时,在河道两侧安装‘生态护岸’,用多孔生态材料搭建,既能防止河岸坍塌,又能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
“第三步,指导生态农业种植,平衡耕地与植被。”叶云天调出种植规划图,“我们将协助你们划分‘耕地保护区’和‘植被恢复区’,耕地保护区采用‘轮作+固土作物间种’模式,在农作物间隙种植豆科固土植物,提升土壤肥力;植被恢复区全面种植地脉藤和本地固土树种,禁止开垦。同时,推广M27的‘节水灌溉技术’,利用青川河的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
河伯和聚居点的居民们得知救援方案后,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只要能守住水土,让我们有地种、有粮吃,我们愿意听你们的安排!”河伯紧紧握住叶云天的手,激动得声音颤抖,“我们已经吃够了破坏生态的苦,再也不想让子孙后代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救援行动迅速展开。根须星的地脉藤种子被分装成无数小包,救援团队和居民们一起,在河谷两岸的山坡上、耕地边缘,用特制的播种器将种子埋入土壤。这种种子极具生命力,只需少量水分就能发芽,仅仅三天,嫩绿的藤蔓就从土壤中钻了出来,快速向四周蔓延,纤细的藤蔓上长出细小的气生根,牢牢吸附在土壤和岩石上。
“快看,它们在长!”一位年轻的农民蹲在山坡上,看着藤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覆盖住裸露的沙砾地,脸上满是惊喜,“以前种的树,好几年都长不大,这藤蔓也太神奇了!”
一周后,河谷两岸已经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屏障,地脉藤的根系牢牢锁住土壤,雨水落在山坡上,再也没有形成之前的冲沟,只有清澈的水流顺着藤蔓间的缝隙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与此同时,河道清淤系统也在青川河上投入使用。暗物质泥沙分离设备漂浮在水面上,发出低沉的嗡鸣,浑浊的河水被吸入设备,经过分离后,清澈的河水从另一侧流出,泥沙则被压缩成一块块坚实的泥块。居民们用这些泥块填充耕地里的冲沟,加固河岸堤坝,原本淤塞的河道渐渐变得宽阔,河水流速恢复正常,洪水隐患大幅降低。
生态农业的推广则让居民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救援团队指导居民们划分出合理的耕地和植被区,在耕地里间种固土豆科植物,安装节水灌溉设备。当第一批小麦出苗时,幼苗长得翠绿茁壮,再也没有之前的枯黄矮小,居民们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照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肯定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一位老农抚摸着幼苗,眼中满是欣慰。
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河谷星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耕地沙化率开始下降,青川河的河水变得清澈,洪水发生的风险大幅降低;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居民们的食物供应得到保障,餐桌上的谷物越来越饱满,营养不良的情况明显改善。
聚居点的医疗数据显示:儿童的营养不良率从之前的75%下降到30%,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升;老人的慢性病发病率下降,之前因饥饿导致的虚弱症状逐渐消失;洪水引发的伤亡事故,自河道清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河伯告诉叶云天,最近聚居点的老人精神越来越好,不少之前卧床的老人,现在已经能下地散步了,“大家都说,日子有盼头了,身体也跟着有劲了。”
叶云天站在河谷边缘的高地,看着脚下的绿色屏障和清澈的河水,心中感慨万千。这是第15个平行宇宙的救援任务,从α-37宇宙的蓝星污染,到β-12宇宙的重金属土壤,从γ-8宇宙的真菌危机,到如今河谷星的水土流失,15个文明,15种不同的生态危机,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生态平衡。
他让医疗团队汇总了河谷星的健康数据:随着生态改善,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出现回升迹象,预计一年内能恢复到65岁,五年内有望回到70岁以上;营养不良、洪水相关损伤等导致寿命缩短的因素,正随着生态修复逐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