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十五天,团队在冰原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学习了人工冰窖的设计、建造、维护技术,寒息菌和凝霜冰藻的培养方法,以及耐寒固冰草的种植技巧。冰原族的工程师们还特意演示了锁冰岩的砌筑工艺,寒息菌的接种方法,确保团队能在M27顺利实施。
小主,
十五天后,“云月号”飞船满载着寒息菌菌种、凝霜冰藻种子、锁冰岩样本、草籽和冰原族工程师,缓缓驶离了冰原星,朝着M27星球的极地冰原返航。飞船上,叶云天看着窗外的白色星球,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相信,有了冰原星的技术支持,霜毛兽一定能重获新生。
第三节:冰原重焕:生命的复苏
“云月号”返回M27的极地冰原后,团队没有丝毫停留,立刻展开了紧急救援工作,分两步同时进行:一是救治现存的23只霜毛兽,二是建造人工冰窖和种植耐寒固冰草。
第一步,救治霜毛兽。林溪带领医疗队员,驾驶雪地越野车,逐一找到分散在冰原各处的霜毛兽。他们为每只霜毛兽进行了全面体检,注射了高能营养液和抗生素,处理了身上的伤口和皮肤溃烂。对于受伤严重、无法移动的3只霜毛兽,他们搭建了临时保温棚——保温棚采用了锁冰岩碎片和保温材料制成,能保持棚内温度在-5℃,避免它们受到寒风的侵袭。
医疗队员每天都会定时为霜毛兽投喂营养液和少量切碎的新鲜苔藓(经过清洗,去除污染物),观察它们的状态。在营养液的滋养下,霜毛兽的状态逐渐好转:一周后,它们能勉强站立行走;两周后,开始主动进食苔藓;三周后,毛发变得稍微有光泽,眼神也恢复了一丝灵动。
第二步,建造人工冰窖。冰原族的工程师冰泽和冰澜带领施工团队,选择了一处冰层相对较厚(约30米)、远离工业污染区的区域,开始挖掘窖体。挖掘工作异常艰苦,极地冰原的冰层坚硬如岩石,普通的挖掘设备效率极低,他们动用了从冰原星带来的特制破冰钻,这种钻头能在低温环境下保持高速旋转,穿透坚硬的冰层。
队员们穿着超低温防护服,每天工作八个小时,防护服内的冷却系统需要定时更换冷却液,否则就会因低温失效。冰面下的冻土坚硬,挖掘过程中,多次出现冰裂缝坍塌的危险,施工团队只能边挖掘边用锁冰岩碎片加固。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人工冰窖的主体结构终于完工。窖体呈圆柱形,直径20米,深度50米,窖壁和窖顶用锁冰岩砌成,砖块之间用冰原族特制的黏合剂(由寒息菌分泌物和冰晶体混合制成)固定,紧密无缝,能有效阻挡外界热量。窖内安装了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液态氮制冷和保温材料,将温度稳定在-10℃,误差不超过±0.5℃。
随后,队员们在窖底铺设了30厘米厚的岩石碎末(从冰原深处采集,去除了污染物),撒上寒息微生物菌种,浇上经过净化的冰水,保持基质湿度在60%。冰泽和冰澜用特制的工具,将凝霜冰藻种子均匀地撒在岩石碎末上,然后关闭窖门,让菌种和种子在密闭的低温环境中自然生长。
冰原族的工程师每天都会通过窖壁上的观察窗,监测窖内的环境和冰藻的生长情况。一周后,窖底的岩石碎末上出现了一层淡淡的绿色,寒息菌开始活跃,分解岩石中的矿物质;两周后,绿色逐渐变浓,凝霜冰藻开始成片生长;一个月后,人工冰窖内的凝霜冰藻已经长成了厚厚的一层,如同绿色的地毯,覆盖了整个窖底和部分窖壁,散发着清新的藻类气息,寒息菌的活性指数稳定在10.2,完全达到了生长要求。
第一批凝霜冰藻成熟后,团队开始定期投喂霜毛兽。他们将收割的冰藻切成小块,放在保温箱中,运送到霜毛兽聚集的区域。起初,霜毛兽对这种陌生的食物有些警惕,只是远远地观望,不敢靠近。医疗队员将冰藻与它们熟悉的苔藓混合在一起,放在雪地上。
一只胆大的老年霜毛兽率先走上前,嗅了嗅混合食物,试探着啃食了一口冰藻。冰藻的口感柔软,带着淡淡的甜味,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远胜于干枯的苔藓。它立刻大口吞咽起来,其他的霜毛兽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争抢着食用冰藻。
很快,所有霜毛兽都接受了这种食物。团队按照每只霜毛兽每天5公斤的量,定时投喂,冰藻的营养充足,霜毛兽的状态越来越好:体重逐渐回升,干枯的毛发变得光亮厚实,脱落的毛发开始重新生长,皮肤的伤口愈合,关节肿胀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它们不再蜷缩在角落,而是开始在冰原上活动,刨冰、嬉戏,甚至出现了相互追逐、梳理毛发的场景。
与此同时,团队在冰原上开始种植耐寒固冰草。他们将冰原族提供的草籽,播种在冰盖边缘和融化严重的区域,覆盖面积达50平方公里。播种前,他们用特制的工具在冰面和冻土上钻孔,将草籽放入孔中,覆盖一层薄土,浇上少量净化水。
耐寒固冰草的生长速度远超预期,一周后就发芽,嫩绿色的幼苗从冰雪中钻出来,顽强地生长;一个月后就长到了30厘米高,叶片逐渐变成银白色,开始反射阳光;三个月后,已经长成了成片的草丛,绿色的根系深入冻土,牢牢固定住了冰盖,减缓了融化速度;叶片反射阳光,让局部区域的温度下降了3-5℃,冰原上的小水洼开始重新冻结,形成了新的薄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间一天天过去,霜毛兽的状态越来越好。它们的体型变得健壮,毛发洁白光亮,眼神灵动,开始在冰原上自由活动,群体活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它们会聚集在人工冰窖附近,等待投喂,然后一起在草丛中休息、嬉戏。
半年后,叶云天团队再次来到极地冰原,眼前的景象已经焕然一新。人工冰窖内的凝霜冰藻长势喜人,每两周就能收割一次,产量达到了500公斤/次,完全能满足23只霜毛兽的食物需求;冰原上的耐寒固冰草覆盖面积扩大到了80平方公里,形成了大片的银白色草丛,冰盖的融化速度明显减缓,部分区域的冰层厚度增加了2-3米,重新变得平整。
更令人惊喜的是,团队在巡查时发现,有两只母霜毛兽的腹部明显隆起——它们怀孕了!这是三年来,极地冰原上第一次出现霜毛兽怀孕的迹象。这两只母兽的状态极佳,毛发光亮,步伐稳健,每天都会摄入更多的冰藻,为孕育幼崽储备能量。其他的霜毛兽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对它们格外照顾,会主动让出靠近冰窖的最佳觅食位置。
“队长,你看它们!”小陈指着远处的冰面,几只霜毛兽正在草丛中嬉戏,其中那两只怀孕的母兽被其他霜毛兽围在中间,一只雄兽用头部轻轻蹭着母兽的身体,动作温柔,“它们的群体意识恢复了,这是繁殖的好迹象。”
林溪拿出检测设备,对冰原的环境进行了全面检测:“冰原的平均气温下降到了-18℃,虽然还没恢复到十年前的-30℃,但已经稳定下来,没有继续升高的趋势;人工冰窖内的寒息菌活性稳定在9.8,凝霜冰藻的营养成分保持稳定;耐寒固冰草的覆盖面积还在扩大,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下降了60%,冰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
两个月后,两只母霜毛兽顺利产下了幼崽,每只母兽产下两只幼崽,总共4只。幼崽的体型小巧,体长约50厘米,毛发呈淡白色,柔软蓬松,眼睛紧闭,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吸食着母乳。它们的出生,让整个霜毛兽族群都变得活跃起来,其他的霜毛兽会主动守护在幼崽身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防止它们受到伤害。
冰原族的生态工程师们通过通讯设备得知消息后,欣慰地说:“你们做得很好,霜毛兽已经重获新生。只要坚持维护人工冰窖,继续扩大耐寒固冰草的种植面积,假以时日,你们的极地冰原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霜毛兽的种群数量也会逐渐增长。”
“我们会的。”叶云天回应道,“感谢你们的帮助,没有你们的菌种、种子和技术,我们不可能拯救霜毛兽。我们已经制定了长期的维护计划,会定期监测冰窖和冰原的环境,确保霜毛兽能长期繁衍生息。”
离开冰原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冰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霜毛兽们在冰原上悠闲地活动,成年霜毛兽啃食着冰藻,幼崽们在母亲身边蹒跚学步,白色的身影与绿色的草丛、金色的阳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叶云天站在雪地上,望着这片重新焕发希望的冰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从镜湖的晶鳞鱼、绿冠森林的树语兽、暗夜草原的光羽蝶、火山带的岩心虫、浅海的共生藻、风鸣峡谷的风鸣鸟,到如今的霜毛兽,他们已经成功拯救了七种古外星生物。
他对团队成员们说:“休整六天后,我们出发去菌菇星。那里的菌伞兽因为土壤污染,无法正常生长繁殖,正面临灭绝的危机,我们要帮它们修复土壤,激活生长繁殖的能力。”
寒风依旧在冰原上呼啸,但这一次,风中不再只有绝望,还带着生命复苏的气息。叶云天知道,保护古外星生物的征程还在继续,但每一次的成功,都让他更加坚信,只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用心守护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个物种的生存权利,就能让M27星球的每一片土地,都重新绽放生机,让宇宙中的每一个生命,都能在自己的家园里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