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光羽蝶·星辉星

太阳落下后,天空并未变黑,反而逐渐亮起了柔和的红光。最初是淡淡的粉红,随着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加深,最终变成了温暖的橙红色。无数细微的红光从大气层中倾泻而下,均匀地洒在大地上,将整个草原染成了一片橙红,宛如白昼,却比白昼更具梦幻感。这种光既不刺眼,又足够明亮,能清晰地看清地面上的每一根草叶、每一颗石子,甚至能看到草叶上滚动的露珠。

“这就是650纳米的红光星辉!”林溪立刻拿出“光谱星-Ⅴ型”光谱仪,对准天空中的红光。屏幕上的波长数值精准地停留在650纳米,强度稳定在120lux,与数据库中的记录完全一致。“光线纯净度极高,几乎没有其他波长的杂光,完美适配光羽蝶的‘P-650’光感基因。”

更令人惊叹的是草原上的光羽蝶——或者说,是它们的近亲“金辉蝶”。这些蝴蝶的外形与M27的光羽蝶相似,但翅膀上的鳞粉颜色更深,呈金红色,在红光星辉的照射下,反射出璀璨的红金色光芒,比M27的光羽蝶更加耀眼。

它们的数量庞大到不计其数,成千上万只金辉蝶在空中飞舞,翅膀振动的频率整齐划一,形成了一片流动的光海。雄蝶们振动翅膀,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翅膀上的鳞粉反射出一串规律的光纹,这些光纹如同闪烁的密码,每一只雄蝶的光纹都不同,有的是连续的光点,有的是间断的光带,有的甚至能组成简单的几何图形;雌蝶们则在空中盘旋,复眼快速捕捉着这些光纹,循着特定的频率找到心仪的伴侣。

双蝶相遇后,它们会并肩飞舞,翅膀的光纹同步闪烁,形成一道连贯的光带,尾迹交织成绚丽的图案,如同一场无声的舞蹈。整个草原上空,仿佛铺展开一张流动的光网,红金色的光斑此起彼伏,壮观得让人窒息,比M27百年前的影像资料更加震撼。

“太神奇了,这才是真正的‘星光舞会’。”小陈举着摄像机,不停地拍摄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

“你们是来自远方的客人?”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如同星光碰撞般清脆悦耳。

叶云天等人回头,只见五道身影站在不远处的草丛中。这些生物的外形极为优雅,身材修长,平均身高在1.8米左右,四肢匀称,姿态轻盈。它们的皮肤呈淡银色,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半透明薄膜,薄膜能反射红光,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光晕,如同披上了一层星光织成的纱衣。

它们的头发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丝状的光带组成,颜色与天空中的红光一致,呈金红色,随着身体的移动轻轻飘动,仿佛有生命一般;眼睛是深邃的红色,瞳孔呈竖状,如同猫眼,能清晰地捕捉到光线的变化,仿佛能看透星光的本质。它们没有明显的口鼻,交流时,颈部的光带会发出特定频率的振动,形成声音。

“我们是星语族,星辉星的守护者。”为首的生物开口,颈部的光带微微波动,“我们感知到了你们飞船的能量波动,也感知到了你们带来的、属于光羽蝶的基因气息——那是我们星球原生生物的印记,不会错。”

叶云天上前一步,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微微颔首:“我们来自M27星球,是‘绿色时空联盟’的生态保护团队。在我们的星球上,光羽蝶正面临灭绝的危机,它们因为失去了合适的光环境,无法繁殖,我们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他拿出全息投影设备,将M27暗夜草原的光污染情况、光羽蝶的濒危现状、检测数据一一展示给星语族。最后,他指着屏幕上光羽蝶杂乱飞行的画面,问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红光星辉对它们的求偶如此重要?我们星球上的白光为什么不行?”

星语族的族长,一位头发呈深金红色、光带更加浓密的老者,抬手指向天空中的红光,颈部的光带振动频率加快:“光羽蝶的翅膀鳞粉,是专门为650纳米的红光设计的‘光频解码器’。每一粒鳞粉都是一个微小的晶体,能将红光分解成特定的光纹,这些光纹的频率、长度、间隔,都包含着雄蝶的身份信息——物种、年龄、健康状况、基因纯度。”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雄蝶振动翅膀时,会通过调整振动节奏(每秒12-15次),让鳞粉反射出独特的光纹,这是它们的‘身份密码’;雌蝶的复眼上,分布着大量与‘P-650’基因对应的光感细胞,这些细胞只能感知650纳米的红光,能在数万只蝴蝶中精准识别同类的‘密码’,忽略其他干扰。”

“而你们的白光,是多种波长的复合光,包含了400-760纳米的所有可见光。”族长的光带微微变暗,“这种光会干扰鳞粉的解码功能,让雄蝶的光纹被杂光淹没,变得模糊不清;同时,白光会刺激雌蝶的光感细胞,让它们陷入‘视觉混乱’,无法分辨哪些是同类的信号,哪些是环境光的干扰。就像你们在嘈杂的人群中,被各种声音包围,根本听不到同伴的呼唤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溪恍然大悟,她拿出光频记录仪,调出M27暗夜草原的光频数据:“所以,问题不仅是星光被掩盖,更重要的是环境光的波长不符合要求,导致光羽蝶的‘光信号交流’彻底中断。”

“没错。”星语族族长点头,“没有了精准的光信号,它们无法识别同类,自然无法交配繁殖。这是光羽蝶种群衰退的核心原因。”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模拟出红光星辉?”叶云天急切地问,这是他们此行的关键目的。

“关键在于两点:纯净的650纳米红光,以及无干扰的环境。”星语族族长带领众人朝着草原深处走去,穿过一片金辉蝶飞舞的区域,来到一座半地下的建筑前。这座建筑的外墙由透明的晶体构成,能反射红光,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是我们的‘光频实验室’,专门研究星辉的特性和生物的光感机制。”族长推开晶体门,带领众人走进实验室。实验室中央,一台巨大的仪器正在发出柔和的红光,与天空中的星辉别无二致。仪器的主体是一个球形的光源,周围环绕着多层晶体滤镜,底部连接着复杂的线路和显示屏。

“这是我们研发的‘星辉模拟器’,能过滤掉其他波长的光线,只发出纯净的650纳米红光。”星语族的一位科学家上前,操作着仪器的控制面板,屏幕上显示出光线的波长、强度、纯度等数据,“它的核心是一块由星辉星特有的硅晶体制成的滤光片,这种晶体能精准筛选出650纳米的红光,过滤掉99.9%的杂光,再通过特制的LED光源发射出去,模拟星辉的照射效果。”

科学家调整了仪器的参数,红光的强度从120lux逐渐降低到80lux,又升高到150lux:“光羽蝶的求偶对红光强度也有要求,最佳范围是100-130lux,低于80lux会影响光纹的清晰度,高于150lux则会刺激它们的视觉系统,导致行为异常。”

“仅仅有模拟灯不够,你们必须阻挡外界的白光干扰。”星语族族长拿出一张三维设计图,通过全息投影展示给众人,“你们需要在M27的暗夜草原,选择一块远离工业城的区域,用高密度的遮光材料,建造一圈高二十米的围墙,将光羽蝶的栖息地围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星光保护区’。这样,模拟灯的红光才能发挥作用,光羽蝶才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求偶。”

设计图上,保护区的结构清晰可见:围墙采用双层结构,外层是高密度碳纤维遮光材料,能阻挡99%的外界光线;内层是吸光涂层,避免光线反射造成二次干扰;围墙顶部呈弧形,能有效阻挡来自空中的灯光照射;保护区内还需要设置通风口和水源,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

为了确保方案可行,星语族不仅提供了硅晶体滤光片的制作配方——这种晶体需要用星辉星的硅矿和特定的稀土元素高温熔炼而成,还派了两名顶尖的光学工程师——星泽和星玥,跟随团队返回M27,全程指导设备研发和隔离带建设。此外,他们还赠送了一台便携式光频检测仪,能实时监测红光的波长、强度和纯度,确保与星辉星的红光一致。

“光羽蝶是宇宙的瑰宝,它们的存在,是星光与生命的共鸣。”星语族族长看着窗外飞舞的金辉蝶,语气带着一丝温柔,“我们愿意帮助你们,让这种美丽的生物在M27继续繁衍生息。”

接下来的十天,团队在星辉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学习了“星辉模拟器”的制造技术、硅晶体滤光片的熔炼工艺,以及光羽蝶的繁殖习性。星语族的科学家们还特意录制了金辉蝶的求偶光纹,作为参考资料,方便团队在M27观察光羽蝶的求偶行为。

十天后,“云月号”飞船满载着硅晶体原料、技术资料和星语族工程师,缓缓驶离了星辉星,朝着M27星球的方向返航。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次,他们肩负着拯救一个物种的使命,不容有失。

第三节:星光重燃:翅膀的舞会

“云月号”返回M27后,直接降落在暗夜草原边缘的临时空港。叶云天团队没有丝毫停留,立刻与联盟派出的工程队汇合,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

修复的第一步,是选址和建设“光污染隔离带”。经过反复勘测,团队最终选择了暗夜草原东北部的一片区域——这里距离工业城最远,光污染相对较轻,且有天然的河流作为水源,适合光羽蝶栖息。这片区域的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足够容纳光羽蝶的种群繁殖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