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前辈”再次开始持续不断的吟诵道文,而千百件琐碎物事渐渐在玉盘之中堆积。
不一会儿那九十九个玉盘便快要堆满了,而在场人员也各自贡献了一样“结缘”物件。
道童们鱼次登上祭坛,把玉盘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祭坛之上,玉盘在暮色中泛着细碎的微光。
此时“镇元子前辈”也收住了清朗的诵经之声,只剩下余韵仍然在众人耳畔萦绕。
他抬手轻挥,早有两名道童捧着古朴的青铜水匜与素绢上前。
“镇元子前辈”指尖缓缓拂过水面,澄澈的清水泛起细碎金芒。
他仔细、虔诚地净手,而后又将浸着清水的素绢覆于面上,仿佛正在拭去俗世的尘埃。
这一系列动作皆是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庄重氛围与神圣意味。
待到净手洁面已毕,他双掌相叠于胸前,周身气息陡然一变,整个人仿若与天地融为一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镇元子前辈”一声低喝,祭坛四周三十六盏琉璃灯同时亮起。
鼓乐之声犹如惊雷凌空乍然响起,“飞升仪式”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那九十九名道童已经走下了祭坛,他们托着铜铃法器一边吟诵道文,一边绕坛缓缓走动。
随着他们的步伐节奏,铜铃发出了清脆声响,带着一种莫名的韵律,仿若在与天地对话。
紧接着,四周九十九名乐师奏响了编钟与古琴。
编钟声音厚重悠远,古琴音色空灵婉转。
两种声音互相交织,营造出了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神秘莫测的氛围……
正当此时,有一种特别好闻的香味儿从祭坛上面传了下来,然后又传遍了整个广场。
——这是“镇元子前辈”悄悄地从储物空间里面拿出了一枚“蟠桃灵果”。
他还用一柄晶莹剔透的玉刀割破了“蟠桃灵果”的外皮,让蟠桃的香味儿飘散了出来。
这香气清冽而又醇厚,似春露浸润百花,又像晨雾裹挟芝兰,可算是一份“飞升福利”了。
香味儿甫一飘散,便引得广场上的众人精神大振。
原本躁动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仰起头,贪婪地深吸着这沁人心脾的气息。
只要闻到了一口香气,就会感到有一股暖流顺着口鼻涌入了体内。
方才的些许疲惫、各种杂念皆被一扫而空,心思纯粹通透、神思前所未有的清明。
仿若已经置身云端,飘飘然不知所以……
更为奇异的是,这股香味儿似有灵韵,引得方圆数里的各种飞鸟也纷纷振翅而来。
有白鹭、玄燕、锦鸡翩然飞来,灰喜鹊扑棱着尾羽成群掠过。
斑鸠扑簌簌落在屋檐上咕咕轻啼,麻雀叽叽喳喳挤在树梢。
白头翁上下翻飞,就连鲜少露面的戴胜鸟也从竹林间钻了出来。
一群白鸽绕着祭坛盘旋,洁白的尾羽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无数羽翼搅动着弥漫的蟠桃香气,将整个广场笼罩在一片生机勃勃的祥瑞景象之中。
它们成群结队的汇聚于祭坛上空,或低飞盘旋,或引颈长鸣,久久不愿离去。
它们的羽毛在霞光中泛着绚丽光彩,为这场飞升仪式增添了几分奇妙与神圣……
“镇元子前辈”看着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就停止了这个“飞升福利”。
他把那颗被划破的“蟠桃灵果”装入了一个密封性能十分优异的玉盒之中。
然后又连同玉盒一起放进了储物空间,彻底隔绝了“蟠桃灵果”香气的扩散。
没有了香气之后,那些盘旋翱翔的鸟儿也渐渐散去。
随即,“镇元子前辈”脚踏七星开始一本正经地胡乱“作法”——手中拂尘扫过之处。
祭坛四周提前备好的火药装置轰然炸开,紫金色的烟雾在祭坛四周悠然缭绕。
就在众人惊诧于火树银花,感到目眩神迷之际,“镇元子前辈”突然朗声说道:
"吾已经飞升在即,最后时刻,吾将随机选取一位有缘之人,赠予一份飞升福泽!"
随着他抬手轻挥,祭坛中央升起一道光柱,将人群之中的霓裳公主笼罩其中。
然后,“镇元子前辈”把储物空间里面那个密封玉盒拿了出来,运用巧劲抛向了霓裳公主。
密封的玉盒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流光,盒面暗刻的云纹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
站在霓裳公主旁边的韩雪茹早有准备,眼疾手快地接下了那个密封玉盒。
人群之中发出一阵惊呼,各个吃瓜群众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这神秘玉盒的来历。
并且,他们还对那两个小姑娘——韩雪茹和霓裳公主——投注了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