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夏至·阴阳转折藤茶功

嘉靖皇帝服用"夏至藤茶养阴方"的第一日,夜间盗汗便减少大半;三日后,烦热之感顿消,指尖麻木消失,握笔批阅奏折已恢复如常。太医院众御医再次诊脉,只见浮洪之象渐敛,尺脉渐充,呈现"阳平阴秘"的佳象。

"田爱卿,此方药简而效宏,究竟有何玄机?"嘉靖皇帝好奇地问道。

田世爵躬身答道:"陛下,此乃顺应天时之道。夏至之时,阳气虽盛,然一阴已生,此时养生,既不可过用寒凉以灭阳气,亦不可妄用温补以助亢阳。藤茶得武陵山阴湿之气而生,其性凉而不寒,恰能清泻过亢之阳,又不损伤初生之阴;麦冬滋其真阴,黄连泻其心火,白芍养肝体,柴胡调气机,五药合用,使人体之气与天地阴阳转折之道同步。"

他进一步解释道:"更妙在藤茶一味,其叶片上的白霜乃天地阴气所凝,含有二氢杨梅素,能调节人体的体温中枢,使亢阳得平;其藤蔓通利,又具宣发之性,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恰合夏至阴阳转折之机。此乃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所能及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第四部分:民间疫解,五行生克

田世爵在为皇帝调理的同时,也命武陵藤茶坊向民间推广"夏至藤茶养阴方"。起初,百姓将信将疑,毕竟之前的清热之药效果不佳。直到绸缎庄的张掌柜亲身验证,才让此方声名远播。

张掌柜之女年方十八,夏至前后突然高热不退,虽身热如炭,手足却冰冷刺骨,更兼吐血不止,群医束手。田世爵诊断后,认为此乃"热入血室,真阴耗伤",在基础方上加入生地五钱、丹皮三钱,增强凉血散瘀之力。

"此女之病,乃火运太过,暑热之邪深入血分,灼伤真阴所致。"田世爵对围观的百姓解释道,"方中藤茶清血分郁热,生地滋养真阴,丹皮凉血散瘀,麦冬润肺生津,黄连清心火,白芍养肝血,柴胡调气机,七药相合,既清血分伏热,又滋肝肾真阴,使热去阴复,气血调和。"

张女服药三剂后,高热渐退,手足转温,吐血停止;再服五剂,诸症悉平。此事很快传遍京城,百姓纷纷到武陵藤茶坊求取"夏至藤茶养阴方",不出十日,京城的"热厥"之症大减。

第五部分:阴阳太极,茶道玄机

夏至夜,月朗星稀。田世爵在武陵藤茶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阴阳茶道"。他命人采摘同一株藤茶的阳叶(朝阳面叶片)与阴叶(背阴面叶片),按1:1的比例混合冲泡。

只见茶师将沸水注入紫砂壶中,阳叶上浮,阴叶下沉,茶汤逐渐呈现出"半青半黄"的奇妙色泽,恰似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田世爵亲自为宾客分茶,讲解道:"阳叶受日光照射充足,清阳火之力强;阴叶得树荫遮蔽,滋真阴之效着。二者相济,方合夏至'阳极阴生'之道。"

他端起茶杯,继续说道:"饮此茶,当分三口:第一口吸其清香,清泻上焦心火;第二口品其甘苦,滋养中焦胃阴;第三口咽其津液,濡润下焦肾水。如此,三焦通达,阴阳调和,自可顺应天地转折之机。"

此"阴阳茶道"迅速在京城文人雅士中流传开来,甚至传入宫中,成为嘉靖皇帝夏至必饮的养生之道。百姓们虽不能如此雅致,却也纷纷效仿,在夏至日饮用藤茶,形成了独特的节气习俗。

第六部分:邪祟作祟?藤茶破迷

就在藤茶声名大噪之际,京城突然来了一位云游道士,四处散布谣言:"今岁夏至阳衰,乃邪祟入侵所致,非焚烧符纸不能驱邪!"不明真相的百姓信以为真,纷纷在家中焚烧符纸,一时间京城烟雾缭绕,甚至引发了几起火灾。

田世爵得知后,决定破除迷信。他在武陵藤茶坊前设下法坛,当众演示:取符纸灰烬少许,用藤茶煎剂喷洒其上,只见灰烬中竟析出许多白色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