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暑湿君临:阴阳离决势
此时,太极潭的沸水突然凝结成赤红的"暑毒墙",墙中缓缓走出一个头戴芭蕉叶冠、身披湿苔藓甲的巨怪——正是玄冥使者座下"暑湿君"。他手中握着用断肠草编织的"暑气鞭",鞭梢滴落的毒液在地面腐蚀出冒着黑烟的深坑。
"木运当令?我看是阴阳离决!"暑湿君挥鞭击碎"暑气镜",碎片中迸发出"暑性升散,耗气伤津"的黑色咒文,"今借这'暑湿交蒸'之势,让你见识何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咒文化作无数赤红的"暑毒蝇"与墨绿的"湿毒蚊",前者携带"高热汗出"之症,后者散播"胸闷泄泻"之疾。川大黄顿感体内阴阳失衡:上半身如坠熔炉,燥热难耐;下半身似浸寒潭,冷痛麻木,正是"阴阳格拒"的险象。
他急运"清暑益气汤"之法,取西洋参、石斛、麦冬等益气养阴之品为"阳",黄连、竹叶、知母等清热泻火之品为"阴",二组药材在身前化作阴阳鱼虚影。但见药田中的川大黄植株集体绽放,花瓣呈阴阳两色,阳气化作金色藤蔓缠绕暑毒蝇,阴气凝成青色网丝捕捉湿毒蚊。
暑湿君见状,仰天大笑,周身腾起"暑湿毒雾"。雾气中显现出"上蒙清窍,下注大肠"的卦象,所过之处,百草枯萎,药精灵们纷纷出现头晕、泄泻等症。
四、黄龙救逆:补泻兼施术
川大黄深知此时需"补泻兼施",他咬破舌尖,以精血激活腰间革囊中的"救逆丹"。此丹由人参、附子、大黄、石膏四味药材炼制:人参补元气,附子温阳气,大黄泻热毒,石膏清气分热,四药相合,竟在半空凝成"四象鼎"。
"《伤寒论》有'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之妙。"川大黄驱动四象鼎,鼎中升起四股不同颜色的烟雾——赤色为热(阳),青色为寒(阴),黄色为补(土),白色为泻(金)。烟雾交织成"太极结界",将暑湿毒雾隔绝在外。
小主,
暑湿君暴怒,挥动暑气鞭劈向结界,鞭梢却被鼎中伸出的"大黄藤蔓"缠住。藤蔓表面布满"通降"符文,瞬间汲取鞭中邪力,反注入四象鼎中。川大黄趁机施展"泻南补北法",以掌心雷击打自身"神门穴"与"太溪穴",引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但见太极结界中升起水火交融的光柱,光柱内浮现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古篆。暑湿君的身躯在光柱中逐渐透明,最终化作一滩腥臭的浊水,水中漂浮的咒符被光柱焚尽,只留下"败"字残骸。
五、调和阴阳:清补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