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南下

天穹碧外 斯文狼 1742 字 4天前

小郡主狡黠地掰着手指道:“既然到了南京,孝陵是一定要去的。又听说站在阅江楼上,白涌翻碧,千舸争流,可尽收眼底,这阅江楼也是要去的。还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被誉为南朝第一名刹的鸡鸣寺更是不得不看,相传那里面的药师佛最是灵验。”

见小郡主又竖起了一根葱葱玉指,云帆连忙伸手拦住。

“孝陵有卫所官兵常年镇守,除非你公开身份,不然根本就无法前去祭拜。再说那阅江楼,自太祖年间就开始建造,至今一百多年过去都还尚未完工,不去也罢。不管你是想看白涌翻碧,还是想看百舸争流,等船只驶入大江之后你尽可一饱眼福,风大时,那水花都能溅到你的脸上,保你能有更加深切的体会。至于那鸡鸣寺......”

娴儿郡主一顿脚,就要返回船舱,云帆急忙改口道:“至于那鸡鸣寺的确是个佛门圣地,我虽在南京居住过数年,却也不曾去过,便陪郡主前往一游好了。”

换过一只小船,三人从外秦淮由水西门进入城中。过了下浮桥,云帆发现他和吕墨清原先居住的小院已经搬进了新的人家,不免心生缅怀。沿着秦淮河再入进香河,这一叶轻舟便直接驶到了鸡笼山下。

鸡鸣寺最早名为栖玄寺,梁武帝时期又改名为同泰寺,当年萧衍曾四次舍身于此,并颁布了《断酒肉令》,佛门食素自此而始。

后经战乱,又曾数度遭遇劫难,洪武二十年太祖下命重建,并御题“鸡鸣寺”三字于其上,后又经几番扩建,此时鸡鸣寺规模之宏大,香火之鼎盛,当已不在南朝之下,但见殿堂楼阁鳞次栉比,香客游人摩肩接踵。

就在这鸡鸣寺中,还有一口非常有名的古井,叫作“胭脂井”。传说当年隋兵南下时一直打过了长江,在攻占台城后,陈后主叔宝忽闻兵至,便与爱妃张丽华以及孔贵妃藏身于井下。

至夜,隋兵遍寻不见,后得宫中宦官指引,投石恫吓之下,遂将三人擒获。在吊拉三人出井时,两位嫔妃脸上的胭脂蹭在井壁上,久不失色,此井便因此而得名。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之耻,因此这口井又被称之为辱井。

鸡鸣寺中有大雄宝殿一座,另外一座主体建筑便是药师佛塔,另有观音殿、毗卢殿等数座殿宇。娴儿郡主入殿礼佛,云帆却只是在殿外等候,赵君如怕其有失则随护在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弥陀佛,小施主既入禅院,缘何见佛不拜?”

这说话之人是个中年和尚,生的身宽体胖,面皮白净,倒真有几分弥勒法相。在其身后还有一个手脚粗大的浓眉僧人,一看就是一个外家高手,胸前挂的一串黑黝黝地念珠,各个都有核桃大小,居然皆是精钢打就,想来便是这名僧人的兵器。

云帆笑道:“大和尚,缘何见我不拜?”

“小子狂妄。”

那胖大和尚还未咋地,他身后的那名武僧便已发作,探手就向云帆的衣领揪来。

“住手......知渡。”

“少侠留情!”

那胖和尚先喊得住手,然后再喝出那武僧的法号,可见他是真心不愿见云帆伤在知渡僧的手上。只是胖和尚的出言依旧嫌晚,云帆已经被那武僧单手平举,双脚离地一寸有余,云帆竟然是未做任何反抗。

此时打南面又了一名僧人,一身灰布僧衣,背后背着一个长形布囊,在其顶却是端露出一个铜制的伞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