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掌柜面色如常,并无半点轻视:“说起这蔡邕,他本是东汉时期的名臣,却是因言获罪,流离失所,最后定居于江南。同时他也是一位音律大家,传说他遍寻制笛的良竹而不得,却是在一座叫做柯亭的竹亭中发现了一根非常符合他心意的竹子,因此便拆掉了那个亭子,而制成了一支冠绝天下的竹笛,也就是柯亭笛。”
陈二禁不住地问道:“难道就是这一支?”
老掌柜呵呵一笑道:“传言真正的柯亭笛,早已毁在东晋名士孙绰之手,而那乞儿正是声称自己乃是孙绰的后人,又言,当年孙绰毁去的不过是一只假的柯亭笛,掩人耳目而已。至于这到底是不是柯亭笛老夫也拿不准,前些年还常有人来我店中求证,其中也不乏当世名士和音律大家,不过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定论。”
云帆拱手道:“多谢老掌柜解惑,不知可否取来一观?”
其实云帆心中早已知晓这绝不是那什么柯亭笛,因为此笛的笛管之中刻有铭文,并非是柯亭二字。
“掌柜的,可否再取笔墨纸砚一用?”
“自无不可。”
那老掌柜不知云帆要弄什么玄虚,还以为他是要为此笛作诗。等取来文房四宝,却见云帆以笔蘸墨,又仔细地涂在笛子的管壁里面,然后将一张玉版宣纸卷成一卷,套入笛管之中,再以笔杆垫布,在纸上按压了几下,当将纸张取出来的时候,上面就已经清清楚楚地拓下来那两个铭文。
“雀跃?”
老掌柜有些不确定地看向云帆。
“应该没错,这字体当是早于汉隶的篆书,却又与李斯制定的小篆略有不同,可能是先秦时期的古物,应该与柯亭笛没有半点儿关系。”
雀跃二字很讨云帆的喜欢,便再次拱了拱手,诚恳地道:“这支雀跃笛不知掌柜的可肯售卖?”
“公子若是肯将何以知道这笛管内有字的秘密透露一二,便卖与公子那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