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桃村的村民害怕这个夏天又是严酷高温,整个春天都紧赶慢赶的种粮食。农忙时节,那些流浪到山桃山的流民也纷纷被村民用粮食雇佣,给自家干活儿起来。
大家都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村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些人,这些人挑着箩筐,背着背篓,不知从哪里赶来,向村民贩卖盐、糖、衣服、肥皂、洗发水这些生活必须品。
除了种庄稼,村里的壮汉们闲下来时,就赶紧拿着砖头、水泥修补村招待所。
这个地方不做公堂了,犯人要什么遮风避雨的地方?谁犯了错,拉去打谷场打一顿得了。
招待所这个地方,给他们的孩子做课堂了。
很快,“山桃书院”开学,学校三个老师,赵玉书在门口登记学生名字,郗照林领着学生进入学校,宋晗则是给大家分发课本讲义。
“赵子轩,七岁。”
“赵子涵,八岁。”
“赵一帆,六岁。”
“……”
“屠娇娇,七岁。”
赵玉书登记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特意抬头看了一下。
李家沟的屠铁匠和他老婆牵着一个扎着冲天炮的小女孩儿,乐呵呵的跟赵玉书打招呼:“书书啊~刀好用不?
哪里不合适跟叔说,叔给你改一改。”